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0-02-18 10:29:51)
标签:

经济

社会资本

补偿机制

加成

王杉

杂谈

分类: 新医改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被视为医改的最大难题。新医改方案提出,试点改革的公立医院将取消15%的药品加成,并通过政府合理补偿,增设药事服务费并将费用纳入医保等途径,保障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外科教授王杉。

  对各级公立医院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运营分析

  王杉院长指出,过去是用药品加成方式来补偿我们医疗收入上的政策性亏损,这只是一种方法。真正影响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筹资机制,至于是采用什么样方法来进行公立医院的筹资或补偿机制,都可以探索。不管用什么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补偿机制,都要有利于公立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实际上补偿机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要对各级公立医院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运营分析,方能知晓如何补偿,如何归责。王院长指出,方案中提到将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由三项改为两项,以及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这些措施特别强调了“逐步”进行,不能一刀切。

  解决看病难的根本在于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王杉院长认为,解决看病难的根本在于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我们医院的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组成共同的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患者在社区可以预约人民医院的医生,预约检查,而不必跑到医院去排队挂号。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目的是整合医疗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让不同的医疗机构回归其本位,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引进ERP项目,将企业的流程再造系统延用到医院的管理中来。ERP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医院的后台系统如财务、物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把医疗机构的真实运营情况反映清楚,对医院的管理运行分析以及实施管理起指导作用。

  第三,启动文明服务缺陷管理,患者及其家属如果想对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表达他们的满意或不满,都可以触摸屏、手机信息、电话信息等系统进行投诉或表扬。这项措施已经实施快两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好些想当然的流程实际上是非常不人性化的,我们根据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更改了167项流程。

  社会资本不是洪水猛兽

  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是否需要引入社会资本,王杉院长强调,公立医院改革一定要引入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不是洪水猛兽,其对医院来说是善意的,它与医院的公益性原则并不冲突。营利与非营利医院并无道德好坏之分,只是服务对象不同而已,两者的宗旨都是治病救人。

  医院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远远不能满足运营及发展需要。资金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患者就诊及获得的医疗服务水平,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一种,引入没有问题。今后一定会出现大量社会资源办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使社会医疗体系得到大发展。

  部分医院之所以害怕社会资本进入,就是因为对自身监管信心不足,医院目前使用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很难准确监测到医院的运营情况,如何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是各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前首先要做的功课。同时,各级政府应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进行分类监管,并且对现有项目进行规范。

  多点执业可以提高优质资源使用效率

  王杉院长谈到,医师是社会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多点执业可以提高优质资源使用效率。现在优质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面,这些大医院能够给名医提供的资源并不够,尚有闲置资源,这本身就是资源浪费。对中国的医生来讲,确实需要多点执业。这是部分的解决看病不方便、看病难的一个措施。

  当然,多点执业会给医院管理带来难题,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尝试。如何操作这些都需要探索,这个探索不仅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卫生行政主管机构也提出了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