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网课的第十周,昨天收到第一份作业,分享一下:
201704023 宋若澜
一、个人总结及作品回顾
在期中考试前我一共完成了三次的作业,我认为这次特殊时期的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特殊的成长和体会,所以下面,我就来总结和分享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和收获。
第一次作业我选择的是音乐剧《乱世佳人》中的歌曲《Seule》,在这一周我看到老师对我的反馈的时候,我受到了一些启发,确实在不同的时代我们在看一个艺术作品的思维想法和高度是不同的,斯佳丽属于在八十年代里,而当时人们对于她的看法是轻浮,这些都是由于当时大背景下的影响而形成了这种的思维,而放在现在我们看到的她是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干预追逐自己想要的,把命运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在老师给予我了反馈之后,我又去看了同时期的电影比如说简爱,在老师的点拨下,我发现创作最重要的是积累,如果没有实际的积累,创作出来的东西都是虚的,是空客。所以我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去看一个音乐剧,而是更多的去丰富自己,让人物真正的活过来,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模仿。
第二次作业我选择的是音乐剧《奥克拉荷马》有了第一次老师给的建议,在这次作业中我不仅仅是赏析了这个作品,而是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了当时整个时期的世界,并且在二度创作中我突破了原有的框架,选择了一人分饰多角的方式来呈现这个作品,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打破自己思维框架的一个过程,在这一次的作业中,我最大的体会是,二度创作一定要打破自己原有的格局,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要敢于创新和突破,才有可能超越原有的,才有可能突破自己,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如果一直一尘不变,那么好的作品一定不会有,虽然说一开始可能完成度不会特别高,但是只有迈出第一步,才有可能有好的作品的出现。
第三次的作业是命题作业,我选择的作品是《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电影也是老师看了无数遍的电影,我相信看过这个电影的人一定受益匪浅,但是经过了前两次的作业,加上老师给我的建议,我又去积累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部电影和音乐剧…
…所以这次的作业我的认识,会比前两次更加深刻,也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的更加沉淀了下来,我思考的方向和维度都打开了,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课程最大的意义,一开始我并不理解这种上课的方式,我认为我们的舞蹈课应该跟别的课一样开视频上网课,可是通过这几周下来,我发现我真的成长了很多,首先我们是分组上课所以中间会隔两周上交一次自己的作业,而中间这两周,正好给了我足够的积累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让我有充分的准备完成好我即将上交的作业,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无效繁忙,而不是我们在一起打开视频跳舞练功,相比起这样的方式,我认为这个课程正好弥补了我们在学校上课时缺失的部分,所以这次网课的学习对于我来说,不仅仅只是在上课,而是持续性的对于音乐对于艺术的丰富和思维的成长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作为课代表,每一周我也会认真的看每一位同学的作业,这个过程中我会与老师分享交流,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总结来说我认为,学好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在于技术,更多的是你的思维和格局,最终才能成就自己。
二、音乐分析及二度创作
我选择的是电影《命中注定》中的插曲《AImost
Lover》,我先说说对与这个电影和这首歌的感受。
因为不知道将来能否温柔平和地度过一生,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耐心和从容对待你的敏感和暴躁,期待又小心翼翼地躲藏着自己,孤独和恐慌像是巨浪滚滚的海洋,一再迷失方向,又一再强迫自己从不断的努力里汲取前行的力量。本该玩的年龄,却怎么心事重重。本该放纵的青春,却怎么只能听天由命。Almost无限接近Yes,可本质终究是No。我近乎看到未来了,可还是止步于此。Goodbye,my
almost
lover.我对这个电影的话没有太多的感受和评论,但是这首歌曲给了我很多创作的可能性,我认为好的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就应该是他什么都是却又什么都不是,它可以是任意一个故事…
…
所以在对于这首歌曲的创作上,我会以“矛盾”为主体来表达,从小到大我们在中国式的教育下,我们压抑着自己天性压抑着我们快乐压抑着我们的叛逆,我们想成为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到最后我们却成为了框架下的产物,这里我会把我比喻成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却始终保持着微笑,而另一面我是疯狂的毫不顾忌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慢慢接受了那个木偶式的自己,长大后,我揭下自己一层又一层的面具,直到最后,我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慢慢销声匿迹,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自己……
或许这个时候,就应该像三毛在《说给自己听》里面说的一样,我们应该对爱我们提出的要求和承担的责任搁置,对自己残忍一点,停止对那些我们爱的人的回忆和责任,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空间,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自由地活几天,为自己的生存而活,为自己的事情而奔波,而不是为了别人

——201704001 马幼笛
第一部分:
个人总结
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无法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像以前一样上课、学习。所以为了使我们收获到更多有助于我们学习甚至是思想的知识和见解,苗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自选歌曲、音乐剧的自我理解和二度创作,以及对于之前的作品《辛德勒的名单》及主题曲《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的再次思考和新的创作。这很好的弥补了无法面对面上课的缺憾,而且激活了我们麻木、不愿意思考的大脑,赋予了我们每个人自我创新的机会,勇敢思考的能力。这让我收获了许多许多,算是又一次思想上的成长。下面是我对于每一周作业详细的总结汇报:
(一)一样的监牢,不一样的门
(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片中曲《Reunion》理解分析与二度创作)
当我看到第一周的作业是让我们自选歌曲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电影《楚门的世界》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中曲。我在大一的时候欣赏了这部佳作,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楚门与父亲重逢时响起的音乐,这个中文译作重聚的《Reunion》。
导演觉得他为楚门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被24小时直播的状态,他不会受到伤害。可是,楚门有独立的精神,那是不能被人窥探的。如他自己所说:你永远不能在我脑子里装摄像头。也许人的一生,就是要探究自己是谁的过程,也是打破幻境,靠自己走出舒适圈的决心。我们出生,
我们扮演儿女,扮演同学,扮演好朋友,扮演情人,扮演同事,扮演配偶,扮演父母,谁不在演呢?我们演得很开心,我们认为这就是最安稳的生活,甚至不在乎去追求真理,追求内心真正的诗和远方。如果是我们,我们敢像楚门一样,打破自己长久生活的幻影,去乘风破浪,驶向未知的海洋吗?
这次的二度创作,我加上了一些抽象的东西,一些暗喻的东西,便利贴代表着长久如一的标签生活,重物代表着驶向自由需要受到的苦难,但我们终将成功,走出舒适圈,走向光明。
(二)爱要及时,真爱不死
(经典音乐剧《Ghost》剧中曲《with you》理解分析与二度创作)
《with
you》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剧歌曲之一,是我心中最唯美最拨人心弦的一首歌曲。而爱情,也是我们作为人,会去思考、探寻的一个神秘摸不透的东西。
观剧过程中眼眶频频湿润,第一次是在男女主搬进了新房子,美好的未来向他们敞开大门,一张张印证着爱情的相片向观众投来,联想到之后的情节,不禁流泪。爱情是《Ghost》的主题,由于人鬼相恋的情节过于奇幻,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共鸣,但剧中那份超越生死的爱具有普世价值,它勾起我们每个观剧者的思考:人生在世,无常便是有常,倘若有一天你爱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你是否还有勇气面对这一切,勇敢地生活下去?Molly为我们上了一课,珍惜当下,对身边的爱人说一句“I
love you”。
对于这首歌的二度创作,我不想像原作一样只是表现出失去爱人的悲伤,我更想传达的是我们不要随波逐流,要相信真爱永存,即使是相隔千里,阴阳两界。我们也要珍惜当下,珍惜爱我们的亲人、朋友、伴侣,不走向世界的庸俗,要追自己所爱,保持纯洁的真心。
(三)血腥的积累,伟大的救赎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欣赏体会及二度创作)
《辛德勒的名单》是我们大一舞蹈课上全班同学一起完成的经典作品,因为苗老师的不断指导,澜澜每一次正确的调整气场,加上同学们不断用心体味音乐,思考角色的人物背景,所以其实已经是特别好的作品了。所以在二度创作中,我只是加入了一些形式上的创新。
我很喜欢《辛德勒的名单》那款经典的海报,一只手从上握住一只向上的手,明显有个紧握又上拉的力量感,这一提,将被救者和救人者都提升出了苦难。当希特勒鼓吹着德国人的高贵和犹太人的低贱时,在风雨如晦的日子恰恰上演了这一出反希特勒意图的拯救和自救,这正是其鼓舞人心的地方,任疯狂的极端主义思想一时横行,总有人道主义的光芒照耀前方。而辛德勒的不完美更体现着这种力量的普适,它不需要你有如何的道德高度,不需要你已走过的人生路上毫无瑕疵,只要正视当前的现实,抵御将自我道德下拉的力量,就足以保持良知,并成为社会理性运转的一份力量。
剧中的小女孩一直是我们印象最深的一个“美好”。她是黑暗中的唯一一抹红色,是希望。所以我创作了一颗永远跳动着的“心脏”。表现手法是一位同学通过跳绳来塑造。跳绳的频率、快慢,代表了心脏的跳动,也代表了人们对希望的渴求。然后就是刻画“杀戮者”。而他们是被蒙住双眼的,因为他们就是一群麻木不仁,眼中没有未来的“凶手”,我认为这样为给作品添加一些别的东西。
我舞蹈基础比较差,也是一个不太会表达的人,但这些作业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挑选的这每一首歌曲,每一部电影,都是我喜欢的,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好像也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打开心门,传递出我想表达的世界。
第二部分:
当阳光败给阴霾,记得用力拨开
(一)曲目出处
这首《好想爱这个世界啊》是华晨宇“火星三部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专门为抑郁症群体所创作的。华晨宇以真挚细腻的演唱,温暖有力量的嗓音,表达着对世界的感知与理解;用阳光温暖世界,用人心的温度为他人拨开阴霾。
(二)选择此曲目的原因
这是我在这个漫长的寒假的一开始听到的歌曲,也是我近期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我不是个很感性的人,但我却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流下了眼泪。这首歌现在成了我每天必须要听的歌曲。我一直不敢二度创作这首歌,因为它带给我的意义是非凡的,我在难过的时候会听,在放空的时候也会听,在一个人的时候,在夜里安静的时候,都是这首歌在陪伴着我,我希望我能表达出我对于这首重要歌曲的理解,发挥出这个歌曲的意义,传达给观众。
(三)个人理解
这首歌是写给抑郁症患者的。我大概听说过一点抑郁症的情况,那种痛苦是神经系统的病症带来的,但是有很多人会觉得那是所谓的胡思乱想和无病呻吟,也有人自认为自己曾想过自杀就是抑郁症,用自己定义的“真正的抑郁症”去反过来伤害这些抑郁症的孩子说废物什么的,用自己的自以为是来伤害别人的。愿每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肆意微笑,愿每一个温柔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2020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人因为生病去了更美丽的地方,有人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变成了天上的云和彩虹。第一次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美丽,而又开心又难过的是这些脆弱和美丽不会因为苦难而失去色彩。但生活还在继续,昨天的伤疤就请留在昨天吧,但我们永远会记得曾经有过,而更珍惜和看向前方。“放下才得到更好啊”。
我没有抑郁症,但我理解了这首歌。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学会珍惜,时刻珍惜你所拥有的,重视你还能做的每一件事,哪怕微不足道;怀念你还能见到的每一个人,哪怕他与你如影随形。愿每个内心有阴霾的人都能找到支撑自己的光,愿每个人都开心地活着。
(四)我的二度创作
0:00——0:12空灵的前奏,画外音,父母的责骂,上司的批评,同事的排挤,主人公埋头坐在舞台中间,恐惧低迷。
0:13——0:34主人公缓缓抬头,进行舞蹈,表现自己抑郁的情绪。
0:35——0:57公司上司、同事上台围着主人公舞蹈,逼退到舞台左侧。生气的妈妈、冷漠的父亲、讨厌的亲戚加入舞蹈,把主人公逼退到桌子高点。
0:58——1:20主人公一跃而下,众人接住,举着主人公进行舞蹈
1:21——1:31众人慢慢放下,回到初始造型
1:32——1:56一通电话惊醒主人公,发现刚才是幻想,长舒一口气,妈妈进来责骂,扔下包,离开。
1:57——2:17以原地踏步走的形式,表现行走,行走的人越来越多,都在窃窃私语,有人过来欺负主人公。
2:18——3:02主人公想要逃脱,众人围圈,逼近。众人舞蹈,舞蹈完下场
3:03——3:20主人公低迷,一个人上来伸出手,主人公抬头
3:21——4:05一起舞蹈,越来越多人上来,一起舞蹈
4:06——4:22一切恢复安静,恢复初始姿态,一通电话打来,主人公笑了。
(五)感悟
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压力,可能是家里给的,社会给的,甚至自己苛求自己的。回想自己,也曾感觉过很累,也曾陷入过自我怀疑,自我厌弃。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支点,一个心灵的休息站,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瞬间,感知到还有美好在、还有希望在。谢谢这首歌,在我不安、不开心时也给了我慰藉,我很感激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还在我身边的人,即使我做了不好的事情也没有放弃我的人,谢谢你们曾经陪着我爱着我。我知道现在的人也许以后因为各种事情离开,但是我会永远记得温柔的你们。希望能传达出我的理解。谢谢。
关于我的理念:
我和一些学生的维度是一样的,你能接受到我的信号,而不是我手把手教给你做什么,反复无数次,也走不出困境,不仅仅没有正确的认知这么简单,更多的人,不仅仅唤不醒,而且在自己惯性的思维里偏执,越陷越深。
我们一生都是在不断淘汰身边人的过程,淘汰跟不上自己节奏的即使是最亲近的友谊。
很多学生,一开始真的很喜欢,但是也逐渐的淹没在我们前行的路上
大二的佳佳就,一直很好,很宁静,我喜欢宁静的学生,她们即使现在脆弱,虚弱,但只要这份宁静,就是力量
每个班级的学生,作品风格有共性,大二最历史上最弱的,但又像黑马一样,有晓童,佳佳,还有很多人都跟上了节奏,越来越好,大一的第一组也有自己的风格,其他的还是在沉溺在观望,在等待大众趋势。大三有大局观,格局更大气,如果个人能力,也许会比大二弱一些,但是,大三整体能力特别强,团队调整,创作者对每个人的定位,非常精准。这是特别难得的
大三是我最费心血的一个班,她们跟我开了两场音乐会,她们也伴随着我的成长与我的很多更新,也包括我的伤痛,但就这样过来的。
从来,我就不喜欢繁华的生活,只有静下来的世界才会给我力量。希望学生们也是如此。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去增长我们的视野,而不是陷入世俗的繁华里去消耗我们的青春。心静才能知道自己是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我讨厌无效的繁忙。学生的任务就是努力的更新自己,清空自己,沉淀自己,而不是陷入繁华,自以为过得很好
姜文拍的电影就很好看,因为他需要酝酿很多年,俞飞鸿十年拍一部,但更多的人为了功利,一年拍很多部,为了权力,金钱,物质,扭曲了自己的人性,不择手段,生活中比比皆是,这种人看上去过得很好,但会有因果报应。艺术家要守住自己的心,要学会去享受孤独。学生的任务就是努力的更新自己,清空自己,沉淀自己,而不是陷入繁华,自以为过得很好
我们一生会遇见很多人发出无数个信号,有的人接收了另一种信号,成为每个人暗示与希望的模样。有的人在默默的前行,痛苦煎熬只有自己坚韧的体会。遮一小部分的人,接受的都是最对的最健康积极的信号,从沼泽从深渊接收到了微弱的光,哪怕是爬的方式,最终站在了阳光下!
所以精英都是具有清醒的认知,能够从世俗的喧嚣中脱颖而出的那一小部分人
对于我个人,我也有失控的时候,比如并不够自律,包括睡眠、饮食、运动,每个人不论年龄,都需要从惯性的思维里,想办法跳出来,站在高处看曾经与现在甚至就是未来的自己!很多家长都是如此,顺着社会的惯性,大众的思维,妄图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脱颖而出。虽然中国社会的心理需要人情世故,但是现在很多人太功利了
有的课代表没把班级带好,我从来不听解释与理由,所以那个学生的个人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没有人能够独自强大,跟我之前说的享受孤独,不矛盾!人生就是这样,相互成就,相互成全。大三澜澜,一开始的欣欣,思敏,玲玲,以至于越来越多人形成了向心力。这些人不能忘。大三的班级舆论,风向,气场很多次也摇摇欲坠,虽然有过虚弱,萎靡,憔悴,但都坚强的挺过来了。大三的大多数同学都很不错,前面说过,她们的组织能力,对每个人的潜能挖掘能力,格局掌控能力是音乐剧成立九年以来最好的一届。每一次的期末考试也是最好的,即时性创作,编导,导演能力,虽然没有框架,但也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风格就是哲学
对于欣欣有让我感动的很多点,从不请假,也没有任何理由,即使赶不上高铁,即使膝盖那么痛。我永远会记得给我能量,支持的人,虽然后来有的同学在路程中迷茫了很久,但我一直在等。一年后的你们的位置,是现在与以前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前程。我成就学生们,她们以后也会成全更多的人
很多时候,宽松,所谓的包容,会害了他们,每个人都要去承担自己的错误。跟着我成长着,我很清楚你们也受了很多委屈,但我与你们都知道,这是目前最对的唯一一条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