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文化情感教育健康 |
前天去三河古镇想到的一句话就是:惯性的力量真可怕!某北京粉丝看了文章说:在任何环境下不要自暴自弃,逆境中成长,不要被惯性使然,做永远直不起腰的人
所以戴了眼镜的人越来越近视,是因为习惯了那个让你近视的姿势,而不是你戴了眼镜之后一切过错都是眼睛的功劳!去了三河古镇发现那么多的老人驼背,我就在想为什么老人弯腰,水质的问题?如此大面积爆发?后来忘了谁给我留言写到:那是因为有的是年轻的时候做了太多的劳力,腰被压得到了年老都直不起来,有的弯着腰觉得舒服,慢慢习惯了,结果就越来越弯了!现在我就在想,如果这样的趋势大环境都这样,大家老了都弯腰,那么有的也不愿意继续挺拔起来了,她们趋于认同潜移默化的认为最终的弯腰时大众趋势,很正常的现状。于是可怕的事情就是,当大家都潜意识认为:非正常的就是正常的,那么一切非正常的就是那个固有的逃不脱的环境下,正常的。
很多时候有的人就是一句话的老师,一句话突然之间点醒了我!其实就这是这样,慢慢习惯了便不再觉得什么,于是弯着腰觉得舒服其实就是随其自然,再然后便会恶性循环起来顺理成章!

挣脱不出的氛围,思维跟不上再甘于现状,于是就一眼望到底

如果这样的氛围下,生长着的孩子会自我感觉很幸福,因为大家都这样,不论是老还是小,其实这种人生会有很多故事一定会伴随其中

惯性的结果,很多并不是因为病痛,就像我姥姥,晚年被车撞了还是自己摔倒了也没说的清楚,可是她便不再起床锻炼,于是一直在床上越来越的萎缩直至动弹不得!

艺术的学习也是如此,尽管看起来层次不同,甚至阶层也不会相同,可是其实都一样道理!这座城市所有的大家都认为是好的,可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也不会去想,所有的所有的都在心急火燎的在追赶大众趋势,屈从的力量助纣为虐,可是大家都在做的不一定就是对的,也许你学到的是假艺术,整个地区的思维都有共性,于是也没办法看到什么才是对的,于是大家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共识,在于是受罪的可怜的是这样的大氛围下的孩子,她们终归会和这座城,这个国的共性融为一起!

很多学艺术的孩子很可怜的,等待她们似乎是艺术的路上那么多的陷阱,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其实真正的专业的从不需要考级证书来认可,更不需要任何人来认可,自己认可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清流

我喜欢安徽这样的面孔,简单淳朴的你都不知道她的年龄!工作结束,打车去吃饭,必须的是安徽菜呀,好吃的不得了,中午吃到了各种笋,干笋,鲜笋,好吃至极!

我和丹丹认识很多年了,多的都忘记了具体是哪一年,之前的她一直生活在美国,这次见到的她也刚刚带着两个儿子从美国回来讲课,生出很多的感悟来:很多人不约而同的尽管看上去很美,可是在一座城终于被慢慢的、被融化、被老去,时光过得呀,你都不想着去挣扎,直至融为一体云淡风轻 !

很难得的午后时光,大家都忙,她出了很多书,做了很多的事,讲了很多的课,匆匆一见。笋丝




饭后的我们湖边走走,便各自似乎老死不相往来状的没有任何假惺惺的各自扬长而去!

这:合肥的眼睛!

合肥的妈妈

一个小区的湖

点菜的她

七十年代的脸,追赶上去拍了一张,很是奇怪,那么年轻的身形,是什么原因让大姐的脸灰色进而没有任何血色

灰色的脸,灰色的衣服,灰色的这座城的所以的生命都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惯性的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