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文之前先问问大家:有谁能够说出2+4和4+2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它的结果都是等于六,但是在有的孩子眼里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家苗苗。
下午四点半接了孩子去姥姥家,我们边走边聊,路上我就问苗苗:1+1等于之类的问题?苗苗算数方面不如育儿博主豌豆象的孩子,这是因为他妈妈是数学老师,所以数学能力也超级强,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也许每个孩子都的路虽然不一样,但是其实都在走向成功,即使将来成功与成功也不一样,谁又能说舞蹈家的孩子就一定是舞蹈家呢?世界上很多很多没经历过舞蹈训练的人跳舞却要比学过舞蹈的孩子要好要有出息,这是因为中国很多舞蹈的孩子都被程式化规模化机械化了,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而那些没有正规接触舞蹈的孩子却能自由掌控自己的身体,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当我问到苗苗1+1等于几的时候,拉着苗苗的手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指头在动弹,哈哈,她心里在算计,之后告诉我是二,我又问他1+2等于几,她算了算等于三,之后我又问她二加一等于几的时候,她开始犹豫了,因为她不知道1+2的结果其实和2+1的结果一样,算了算她感觉带很惊奇,之后大声地告诉我也是三,下面我们的对话就是这篇博文的主题了,请大家看仔细了。
再之后我问她2+4等于几,苗苗算了一下告诉我答案,我又问她4+2那么又等于几,苗苗还是算算说等于六,之后我的引导便出现了好玩的一幕,我说:你有2块巧克力,之后爸爸又给你4块巧克力,等于几块?苗苗说:六块。我又说:你原来有四块巧克力爸爸又给你两块,你是不是还是六块,苗苗点头,我说你是喜欢爸爸给你四块巧克力还是给你两个巧克力呢?出乎意料的是苗苗告诉我:我喜欢你给我两块巧克力。我很吃惊,我以为苗苗会说喜欢四块,但是苗苗告诉我:爸爸,我不喜欢吃巧克力。我问那你喜欢吃什么?苗苗说:喜欢吃糖。
于是我又问:你有2块糖,之后爸爸又给你4块糖,等于几块?苗苗说:六块。我又说:你原来有四块糖爸爸又给你两块,你是不是还是六块,苗苗点头,我说你是喜欢给你四块糖还是给你两个糖呢?苗苗高兴地告诉我:我要四块糖。我继续说:其实最后结果都是你手里只有六块钱,只是爸爸由你原来的四块加了两块,或者由你手里的两块加了四块糖而已,结果你们猜苗苗怎么说?
苗苗说出来的话你们任何人都想象不到!
苗苗说:我心理感受不一样。给我四块糖我就会高兴,给我两块虽然还是六块但是我不高兴。大家看到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所以我不得不感叹,孩子比大人强多了,他们知道心理感受,而我们大人只是追求结果,忽略了过程与心理感受,的的确确最终结果都是六块糖,但是增加了4块和2块心里的喜悦程度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的确在某些智能方面不如像豌豆象的孩子,但是这么看起来她又有别的地方不同于那个数学天才,我想这应该归属于情商吧,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下午四点半接了孩子去姥姥家,我们边走边聊,路上我就问苗苗:1+1等于之类的问题?苗苗算数方面不如育儿博主豌豆象的孩子,这是因为他妈妈是数学老师,所以数学能力也超级强,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也许每个孩子都的路虽然不一样,但是其实都在走向成功,即使将来成功与成功也不一样,谁又能说舞蹈家的孩子就一定是舞蹈家呢?世界上很多很多没经历过舞蹈训练的人跳舞却要比学过舞蹈的孩子要好要有出息,这是因为中国很多舞蹈的孩子都被程式化规模化机械化了,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而那些没有正规接触舞蹈的孩子却能自由掌控自己的身体,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当我问到苗苗1+1等于几的时候,拉着苗苗的手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指头在动弹,哈哈,她心里在算计,之后告诉我是二,我又问他1+2等于几,她算了算等于三,之后我又问她二加一等于几的时候,她开始犹豫了,因为她不知道1+2的结果其实和2+1的结果一样,算了算她感觉带很惊奇,之后大声地告诉我也是三,下面我们的对话就是这篇博文的主题了,请大家看仔细了。
再之后我问她2+4等于几,苗苗算了一下告诉我答案,我又问她4+2那么又等于几,苗苗还是算算说等于六,之后我的引导便出现了好玩的一幕,我说:你有2块巧克力,之后爸爸又给你4块巧克力,等于几块?苗苗说:六块。我又说:你原来有四块巧克力爸爸又给你两块,你是不是还是六块,苗苗点头,我说你是喜欢爸爸给你四块巧克力还是给你两个巧克力呢?出乎意料的是苗苗告诉我:我喜欢你给我两块巧克力。我很吃惊,我以为苗苗会说喜欢四块,但是苗苗告诉我:爸爸,我不喜欢吃巧克力。我问那你喜欢吃什么?苗苗说:喜欢吃糖。
于是我又问:你有2块糖,之后爸爸又给你4块糖,等于几块?苗苗说:六块。我又说:你原来有四块糖爸爸又给你两块,你是不是还是六块,苗苗点头,我说你是喜欢给你四块糖还是给你两个糖呢?苗苗高兴地告诉我:我要四块糖。我继续说:其实最后结果都是你手里只有六块钱,只是爸爸由你原来的四块加了两块,或者由你手里的两块加了四块糖而已,结果你们猜苗苗怎么说?
苗苗说出来的话你们任何人都想象不到!
苗苗说:我心理感受不一样。给我四块糖我就会高兴,给我两块虽然还是六块但是我不高兴。大家看到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所以我不得不感叹,孩子比大人强多了,他们知道心理感受,而我们大人只是追求结果,忽略了过程与心理感受,的的确确最终结果都是六块糖,但是增加了4块和2块心里的喜悦程度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的确在某些智能方面不如像豌豆象的孩子,但是这么看起来她又有别的地方不同于那个数学天才,我想这应该归属于情商吧,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前一篇:杜坎瘦身第二阶段全面总结
后一篇:我怕我失去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