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走了选择开心还是难过

(2011-06-17 09:16:36)
标签:

育儿

昨天惊闻甜甜心心双胞胎的姥爷走了,是过马路的时候被撞死了,才刚刚51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听说后连忙打开微博,没想到全是开心的文字,丝毫看不出悲伤的情绪,再往下看,恍然大悟,原来就在父亲走了那几天很难受,之后就逐渐的坚强起来。

说实话一开始我很不理解,因为一个人的情感怎么会那么快的恢复,恢复得那么快,忘掉了所有的哀伤,竟然跟没发生一样,于是开始愤愤然起来,晚上我想起大学时候拍过的王子复仇记的片段,当然我演哈姆雷特,有段对白特别深刻,那是王子的父亲被叔父害死之后对母亲所说的话。意思就是母亲怎么会那么容易的轻易地忘掉老国王对她的宠爱。

其实我的心理状态正是说明了中国人最典型的心理疾病,一个丝毫没有与你有瓜葛的人的家庭变故,大多数人都会像我这样认为:还活着的人应该选择悲伤,悲痛欲绝才能够最真实的表达对亲人的情感与依恋,而绝大多数的人竟然接受不了另一种对亲人故去的态度。

这就跟你帮助了穷困的山区孩子上学或者其他,人家要是不千恩万谢就说明这个人没良心一样,其实你施舍或者是帮助对方,不应该仅仅存在要求回报的心态,我最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被帮助的孩子,由于社会和个人的某种需求,而让那些被帮助的孩子站在舞台上痛哭失声的字正腔圆的说着对恩人的感激之情,我想如果是你被帮助了,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也许流露也许是深藏在心中才是正道,而现在所有的助人者和被助者都无一例外被变质了。

中国从古到今人亲人逝去就要痛哭失声、悲痛欲绝这样才能显得对亲人的孝,而很多没感情的亲人逝去,活着的人出于某种目的哭不出来也要大作排场,自己哭不出来也要请别人帮着来哭。

要知道每个人从一出生便等于是走向了死亡,其实死亡是对人生对好的一种阐释,活的时候好好的活着,死的时候好好的死,而那些还在活着的人当面对亲人的逝去的时候,应该选择开心才对,因为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跟她们一样逝去,在一个不知名的世界也许我们还能成为亲人,这样难道不好吗?

所以文章的最后我是改变了态度,很欣赏甜心妈妈的对父亲突如其来逝去的感情,哀伤的方式很多种,她选择外在的开心面对,是值得我学习的,现在的人们情感都不只是单纯的属于个人,一切的喜怒哀乐都早已适应着各种人的心态而存在和改变着,难道我父亲死了,我就要在你面前悲痛欲绝,这样你才会对我施以怜悯之情吗?

最后祝老人一路走好,天堂的世界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