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舞蹈表演学生的二度创作

(2010-11-23 14:01:49)
标签:

孔乙己

济南

二度创作

古典舞

舞蹈表演

教育

首先说这是一篇杂谈,不算是论文,写出来先交流一下,然后重新编写,这只能算得上一篇跳跃思维的博文,其实对于舞蹈教育,针对于我们的孩子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的孩子不也在成为框架结构的牺牲品吗?

 

首先阐明什么是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就是一个演员把原创的作品拿到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加工。就好像一千个演员演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种哈姆雷特的形象,这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独一无二的历程所决定,什么是独一无二?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这就好像你坐火车从北方到南方,你就会发现,随着火车向南开去,随着气候的变化,树木、河流、山川就会变得越来越秀美,人也是如此,北方人的粗犷、南方人的婀娜委婉,这都是强烈的对比。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也就会决定了对拿到手的作品所作出的理解方式的不同,成长的过程中要受到很多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们父母的教育程度、我们所处的小环境大环境,这也是说地域文化地域特征对我们的影响,一说起东北人就会想到粗狂豪放,一说到南方人就会想到委婉与婀娜,如此类推每个南方的城市也会不尽相同,所以这个地域文化是很强大的,也会决定我们的作品,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家族背景、生活的城市乃至具体到街道,都不尽相同,以上的种种因素就决定了我们学习舞蹈表演的学生对作品的观点的不尽相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为什么要被统一呢?我们为何不能让我们的艺术生活都丰富多彩起来呢?

 

可是目前的状况是大多数的学生都在框架里解脱不出来,学习古典舞的只能在古典舞的范畴中发挥,可是古典舞就那么多东西,你再发挥再发展也就是那么多,这就是局限了你的创造,以此类推芭蕾、民间、现代都有这样的因素困扰着舞蹈学生的创作,以至于创作的路越走越远。

 

近几年看舞蹈大赛的作品我越来越发现现在舞蹈已经没有了完全纯正的古典舞、芭蕾、现代舞等等区别很严格的舞蹈种类,现在还有几个新的舞蹈派别,几个新的名词,比如说当代舞、汉唐舞,但是所有的舞蹈比赛里,都开始慢慢的融合了其他的表现方式,古典舞里也融进了讲究与地面对抗、空间延伸感、更加自由发挥的现代舞技法,民间舞蹈里面也有古典舞技术技巧和现代舞的影子,芭蕾舞里面也包含了爵士舞蹈的影子,以便让芭蕾表现力更强。

 

看到这些,我是很激动地,因为我看到了一个越来越融合的舞蹈艺术的出现,只有不再闭关锁国、只有不断的融合,才会更有生命力与表现力,只有推陈才可能出新,这个方向是对的。

 

线面再来说说舞蹈表演类的学生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的问题,教学工作十多年了,感受颇深的是很多学生都成了程式化机械化的工具了,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极有可能怎么做,根本挣脱不出来规定框架,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学生留校任教,她就是所任教老师的复制品,复制品再继续复制下一批,如此类推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很多学生在大学的时候,都会学习影视表演,我认为这对针对于舞蹈表演、声乐表演的学生非常有效,学习这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放自我,记得我们当年入学的时候首先学习了动物模仿、人物模仿。在哪里模仿呢?去动物园,去大马路上,先是观察动物的神态,然后再是肢体动作,先是神像,在是形象,之后我们老师带着我们再去学习人物模仿,这个最难,每个人的内心构造都不同,但是老师要求我们根据一个人一走一过就要知道他的性格、他的文化素养、通过观察他的衣着举止要知道他的职业,通过观察他的走路的速度,受手上拎的东西要知道他要干什么去?以此类推,要通过这个你所观察的人物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你要分析他,以他这样的性格他回到家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会如何对待他的妻子或者爱人,他的父母的文化素养是什么样,因为人这个东西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会产生,你从他的身上去观察,还会发现更多的好玩的事情,比如你已经得出他的性格,你就会深入的想:按他的性格他的事业会升到什么样子的高度,这就好像我们去日本去深圳香港这些大城市,我们都会发现人们走路都是急匆匆的,而去青岛成都这样的城市人们都会是非常慢节奏的生活,去济南人们大多是掩面而行,因为济南是一个污染非常强大的城市,每个人都是灰尘满面的,话说回来,观察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对我们的的专业具有指导的作用,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受益。

 

而很多学习表演的学生往往脱离了最根本的生活,闭门造车,他们认为如何就表现的如何,脱离了实际就没有艺术的生命力,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儿歌已经不能称之为儿歌了,我经常的从女儿的嘴里听到我们70年代所传唱的歌曲,如蜗牛与黄鹂鸟等等,我们喜欢的歌曲为什么经历了30多年还经久不衰,一代代传唱这那到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吗?

 

表演的学生当拿到一个作品的时候,只要想超越原版作品,就必须有二度创作,即:在原版里面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照着葫芦画瓢,人云亦云,没有自己思想的作品不是不成功的。

 

以下我就拿一个作品加以解析,看我是如何创作的。

 

这次教师舞蹈比赛我选择了舞蹈作品孔乙己,这个作品是当年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跳的,表演很成功,据说也获奖了,当然这样的作品会有很多模范着,成为教学案例,但是我从网上搜了一下大家所跳的都是原版,动作一模一样,我一开始也是如此照着扒动作,动作其实很简单,我一个小时整个作品都趴下来了,可是当我后期练习这个舞蹈的时候,我发现我按原版做出的动作怎么也不好看,跳完的感觉就是心里发虚,极不自信,比赛前两天我终于决定对这个作品大幅度改动,让他成为我的,而不是我在模仿他。

 

首先我忽视了动作的连贯性,也忽视了原版的动作,我就开始听音乐,编一个舞蹈的时候就跟看好看的电视剧一样,要有故事情节在里面,如果没有矛盾冲突,这个故事就会很平淡,大家也不会有兴趣看下去,所以这就跟听评书一样,一环扣一环,让你们天都想着下一集是什么情节,所以我要在舞蹈中加入矛盾冲突,这样我就会把观众的胃口抓住。

 

于是我按照音乐的起伏情绪,我构想了一个大致的舞蹈框架,一开始孔乙己出场的时候我设定了从舞台的边幕狼狈的逃窜出来,音乐响起,我利用了舞蹈后方的条桌,从边幕跳到条桌上,在滚落下来,拼命地逃到了舞台的另一个角落,喘着气,很慌张的看着逃跑的方向,这样的表演一下子把观众给吸引住了,在喘息之间我夹着偷来的书暗自窃喜着走,当我表演到这里的时候,我听到了观众的尖叫和掌声,我知道自己抓住了他们的情绪,于是以下的动作我继续按照自己设定的矛盾冲突表演。

 

这个舞蹈的成功,我认为归功于三个方面,一是:我把每个动作的心里路线都设定好了,什么是心里路线?心里路线就好比如做什么事情都是合理的,比如你饿了,你想吃饭,可是你吃饭得需要下班了回家做,于是你忍饥挨饿的等待下班,然后等公交车去市场讨价还价的买菜,回家洗菜做饭,也很有很能回家后要照顾孩子,还是一通忙乱,最后等饭菜做好了,你早都不饿了,可是你的情绪早已气急败坏了,于是你就可能跟家人发泄情绪,跟老公吵架或者跟责骂孩子,于是他们就产生了蝴蝶效应,被你责骂的他们很生气,于是老公第二天上班去跟同事发火,遭到了老板的批评,老公心里不满于是就辞职,辞职之后你更累,要面对失业的老公,而孩子那面呢,由于你责骂了他,他可能早已厌倦了这个家庭,可能会离家出走,也可能回学校跟同学早恋或者别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你掌握了心里路线,你就会知道这个人的人物走向,这是很值得观众去看的,按照这个心理路线再做出响应的动作,也就是说可以成功了一般,第二点是服装的问题,只有设置了相应的,符合人物特征的服装,才会让服装造型辅助观众尽快的认知你,在服装的帮助下,你才有可能成为那个你所要塑造的他。

 

第三矛盾的冲突的利用,就像写文章一样,像是铺垫然后事情发生,再然后解决,最后大团圆的收尾,而我是这样做的,我先是采用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作为开始,把观众的情绪尽快的带入剧情,通过服装音乐等等因素把观众完全吸引住,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一个老年的疲惫的狼狈的落魄的孔乙己,让他们产生共鸣,其实我们的生活何尝不都是孔乙己的角色呢,我也很疲惫与两地分居,我也为着房贷,父母儿女而操劳着,难道不能说很狼狈吗?我把现实中的很多因素都加入了这个角色中去转换,一个好的演员就要利用周边的一切信息服务于你所要创作的角色。

 

看了案例之后,我想一个学习表演的学生除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给他来提供帮助外,还要多读书,因为每一个作者都是根据他生活的情感经历索取创作的,王子复仇记的作者莎士比亚,小仲马所创作出的茶花女也是根据他的情感经历创作的,莫泊桑的喜剧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在他的眼里是一个非常滑稽搞笑、丑态百出的社会,以喜剧的描写方式表现出社会的丑陋,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作者以于连所黑尔这个人物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这个时代阶级层次划分很明确,高低贵贱很清晰,即使你再努力,你还是下等人,永远是混不到上流社会的,等等我们的学生具有了丰富的人物情感经验,就能够很快的从要创作表演的人物中找到一个可以供借鉴的人物特征。

 

文章到此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一个学习表演的学生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记住三个多:多听、多看、多感觉,也需要记住另外三个多:多经历、多读书、多接触生活,我想经历了EN个多,这就与你所要创作的人物成功不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