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发小财!
(2010-02-06 09:10:01)
标签:
小财大年石油换粮食五粮液茅台杂谈 |
今天是小年了,再有七天就是大年,看了很多人都在预算过年需要花多少钱,我也跟风简单的算了一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过年我们想花钱,也花不出去一分钱,真是愁人呀,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呀,有的哀叹过年的超额支出,有的在犯愁过年花不出去钱。
掰着脚趾头算算呀,花不出去钱的原因有几个:
现在插播广告,休息一会再回来
如果大家喜欢读我的博客,那加我关注吧,我需要超高的关注率来满足我浪迹新浪的虚荣吧。
1不花钱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平时都把功课做足了,该孝顺长辈的,只要是平时想到了,老人就是不说,我们也会付出行动,特别是我,有时候我都做得过了头,惹老人心疼连连:买这个得花多少钱呀?你这孩子,下次别乱花钱了,等等。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什么事情能现在解决的,绝不拖,就拿过年来说,平时解决比拖到过节假日的时候在解决更省钱,所以每次过年呀,我们小两口什么也不用准备,可以这么说:一分钱都不用花了,在老人孩子身上了功课我早已做足。
中国人一直向来‘重死而轻生’,就比如人死了,可以不心疼的买个好墓地,儿女们每年都会来上坟,可是有几个老人是在生前的时候得到子女这么好的关爱呢?这几天教了一个考生,她的姥姥住在养老院里,他们的理由是:母亲岁数大了,一个人在家不放心,在养老院反倒能快乐一些。无从考证这些话,我也宁愿相信儿女的好意。
我认为人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的活着就行了,不用死了后在做戏给别人看:哎呦,谁家谁家的孩子真孝顺呀,妈妈死了,给买个20万的墓地,殊不知,他老娘活着的时候,是多么寂寞、孤苦,子女们忙呀,忙得连老娘都没时间来孝顺,死了后却都有时间了。
平时好好地善待老人,比过年在隆重的善待强多了。
中国人崇尚:人情重死而轻生,重远而轻近,重故而轻今。跟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道理一样。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呀。
2因为我从小就在外面上学,一直住校,妹妹也是从小出去当文艺兵了,我毕业后也一直在外地工作,五湖四海的漂流,也是很少回家过年,离家又很远,所以我们全家对过年都麻木了,不是很感冒了。
3我不喜欢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许将来会喜欢过年,可是现在春节对我这个上有老下有下,正在打拼事业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日子而已,过年不就是和往常一样?想吃啥就吃啥,想干啥干啥,我大年初一还会照常4点半起床,去跑步、练功,和往常一样,学习,看书,运动,育儿,做家务,做饭,我相信我的生活不会因为过年受到干扰而去做改变。
4这几天,我把家里的存货在心里算了一下:过年就是青岛的亲戚都走遍了,也不用买了礼物了,家里都有现成的。我这个人不抽烟不喝酒,学生送的茅台、五粮液等等礼品足够我去应付走亲访友的场合了,以前我对这些通通没有兴趣,在家里搁着也占地方,没有相应的金钱概念,经常把把茅台、五粮液、好烟、好茶送给楼下看车库的革命老区来,沂蒙山的孤老头子。
5对于自家本身来说:吃的应有尽有,不用准备,即使缺了,现去买来就是了,再说我们是小辈,别人也很少来我们家。
6烟花之类我们也不用准备,我今年很聪明的选择了石油换粮食政策,有个学生上课我不收学费了,因为每年过年她家长单位都会发很多烟花,拿来就是了,谁也不亏欠谁,多好。
7我是外来的女婿,在青岛只有一个远亲,可以这么说,过年都是围着老婆的家人转。
8我们是辈分最小的,过年轮不到我们花钱,反倒长辈们会给我们和孩子钱,哇咔咔。
9就是朋友间给红包的话,别人也会还回来,两清。可是这中国人的人情,却在一送一还两情当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哈哈这么处心积虑的算下来,过年我们不仅不会花钱,反倒会因此发一笔小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