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2016-02-24 08:42:03)
标签:

育儿

文化

杂谈

分类: 行摄指间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凑热闹的人,对于一些大众性的娱乐也不是太感兴趣,回山东也不短的日子了,从没看过什么秧歌,不是不想看,而是感觉人挤人的场面没有必要去参加。

2015年追了的一部电视剧《大秧歌》,里面的情节暂且不说,单单说里面的秧歌吧,勾起了久远的童年记忆,也勾住了儿子这个00后的小家伙。小盆友对大秧歌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我说一定要带他去看大秧歌,但是海阳大秧歌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有,今年春节初一就带他去过了一次眼瘾。

图片是老公拍的,这老兄是能把女友拍没了的那种人,但是我另有任务,也不得不把拍照的重任交给了他,听天由命吧。

其实图片表现不出大秧歌气势氛围之一二,现场的气氛是需要人和锣鼓点配合烘托的,浓墨重彩的妆容,夸张的舞步,铿锵的锣鼓,很能把人代入到喜庆的氛围中。


我们去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庙会,初一早上去的早,九点钟就到地方了,人还很少,稀稀拉拉,等我们11点多出山的时候,进山的路上就开始堵车了,到处都是车.而且这个时候,演了两场的大秧歌也散了,这些演员都是附近的村民,散了之后他们有的拉着设备回家了,有的则去庙会吃小吃了,很多晚到人没有赶得上看演出。
 
进山路上的美景



庙会的关隘,也是验门票的地方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可以看到山上庄严的庙宇和和尚诵经的声音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远远的听到锣鼓喧天,到的时候秧歌已经开场了
大秧歌剧中所称的乐大夫,海猫演过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第一场是拜山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货郎和小姐激烈的颤抖,都是男人演的,哈哈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有两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应该是以后乐大夫的继承人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锣鼓手们全是壮汉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货郎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第二次拜的应该是山上的管理层,不论是拜山还是拜管理层啊,或者各个村的秧歌队互拜,行的都是三拜九叩的大礼,这个估计我在山上一个书画管理看到了简介,这个是规矩,是必须的。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大妈们的腰鼓可不是广场舞,这个是实打实的需要一把子力气。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跟着《大秧歌》走近大秧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