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生活 |
分类: 我看育儿 |
十条规定包括: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坚持体育锻炼,强化监督。
推夙中国的减负历史,大约也有个四五十年了,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也是不了了之,学生的书包也是越减越重。
其实减负累次无果的最终原因是现行的考试制度,中国的科举制的,几千年来一直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手段,但是现在貌似有些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了,要想彻底的减负,必须要彻底的改革现行的中高考的招生制度,否则的话,无论怎么谈减负都是一句空话。
我家的小盆友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也要上六年级了,别的不说,上小学大家在择校上肯定选好的学校,家长们就挤破脑袋,花光口袋,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资源优秀的学校。
上学之后,由于各种的原因:孩子上学不认真听课,年龄小、当堂接受不了那么多的知识,班级人数众多,老师兼顾不来那么多孩子,于是催生了课后为孩子加餐的课后补习班。这是一个事实,如果你不给孩子补习,下堂课他一定跟不上,五十几个孩子,一堂课四十五分钟,一人一分钟,这节课就没了,老师没办法兼顾那么多孩子,所以说让家长们觉得补课势在必行。
如果中国学校的每个班级也能缩减到每个班20个人左右,相信孩子不用补课,不用留作业肯定能施行,但是就中国现在的总人口数量来说,想要一个班级20个孩子这个不太现实,所以禁止补课留作业就是空谈了。
再就是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一切都是分数说话,小时候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现在也成了老师的命根,那个时候,分数不好,关系到的只是孩子的屁股问题,但是现在分数、升学率已然是和老师的奖金工资、领导的前途挂钩的东西,老师怎么可能不留作业,怎么可能不给孩子和家长们施压?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能从“根”上撼动应试教育盘根错节的体系,改革中高考招生制度这道“闸门”,喊再多的减负口号也无用。家长们只能是长叹一声,“人在其中,身不由己。”考试只有一次机会,凭的是实力。只要唯升学论、唯分数论还在,各种辅导班是该补的还要补,该上的还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