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应该读作“吃拿”

标签:
美食蒙特利尔三聚氰胺山珍海味地球日china |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爱吃,要不为什么叫CHINA,不就是汉语拼音的“吃”和“拿”加在一起么,这顿吃饱了,还想着下顿,所以还得拿点。国人吃的比较广泛,山珍海味自然不必说,还有一些“衍生食品”,什么“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除了不吃“亏”几乎什么都吃,凡是地球上有的,我们“通吃”。
001.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中心的一张照片颇为耐人寻味,没有说明是哪个国家。可是我看了以后,却是有点心虚尴尬。
1.
2.
3.
4.
5.
“做出有意义的食品选择--对你和地球都有好处。上述5项行动都是让餐盘更善待地球的容易之举。”总之几乎都是在教人们去“吃亏”。
002.老外没有提“增长方式的转变”,只是要求吃的简单一些。
“民以食为天”看来是“放之四海”的真理,只是“吃”有不同的哲学。如今不比当年了,蛋白脂肪多了,碳水化合物少了,所以病也就来了。难怪“仙人”向广大“病夫”发出了“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的伟大号召。想起了一位洋人妇女对CHINA
003.图片没说是哪个国家的。那不是“本山”大叔么,得了血栓以后拄着拐杖,走在龟裂的大地上。这些和“吃”都有关系。这绝对不是“国家形象”,只是一个角落。
因为“吃拿”形成的文化而享誉全球,如因体制产生的“公款吃喝”,“大吃大喝”,“山珍海味”;因为讲究美食传统的“色香味”而出炉的香味剂,上色剂。大浪泛起沉渣,不法商人更是推波助澜,“三聚氰胺”变成了“蛋白质”,“变色馒头”出笼了,“尿素豆芽”发出来了,“健美猪”诞生了,“猪肉变成了牛肉膏”。
或许是巧合,今天的媒体狂载:大力打击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地球日”不需要对“母亲”做太多干脆无法实现的伟大承诺,只要管一管我们的“食欲”就足矣,像“鬼子”那样吃的简单一些。其实,饮食口味是可以改变的,一天一位有吃味精习惯的朋友兴致冲冲的告诉我:“我把味精戒了”。高兴的像是戒掉毒瘾一样,因为几年前我曾劝她少吃或不吃味精鸡精。
CHINA,感谢上帝为我们起了一个“给力”的名字。前一阵子,好多人常把CHINA读成“拆--呢”,那是一个“舶来品”,也难怪,谁让我们整天的动迁呢,残垣断壁上到处盖着一个大大的章子:“拆”!如今是“国学”大行其道了,按照“汉语拼音”的正统读法不就“拨乱反正”为“吃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