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卷新课标卷I文言文试题注释和翻译
(2014-07-22 16:05:51)
标签:
于休烈国史史馆典籍 |
分类: 文言文翻译 |
2014年全国卷新课标卷I文言文试题注释和翻译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⑴,机鉴敏悟⑵。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⑶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⑷,休烈迁太常少卿,知⑸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⑹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于休烈,河南人。天性坚贞诚信,明察事物,聪慧。自幼好学,善写文章,考中进士,被授于秘书省正字之职。升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任宰相时,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调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时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升任太常少卿,掌管朝会礼仪之事,兼管编修国史。肃宗自凤翔回到京城,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一言一行必定记录下来,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会记录?”于休烈回答:“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所以他们能够蓬勃兴起。陛下是有道德的君王,不会忘记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时中原荡覆⑻,典章⑼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⑽,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⑾。”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当时中原动荡,国家的法令制度等典籍丧失殆尽,又没有历史典籍文献可供检寻。于休烈上奏说:“《国史》、《实录》是本朝的重大典籍,编撰已久,如今并无刻本。祈请下诏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有人另有收藏《国史》、《实录》,如送交官府,官府应重金奖赏。”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叛贼,到了洛阳,这时便将他家所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所著的《五代帝王论》,皇上甚为称赞。
宰相李揆矜能⑿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⒀,权⒁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⒂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⒃,家无儋石⒄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⒅后进,虽位崇年高,曾⒆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21),赙(22)绢百匹、布五十端(23),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24),少有其比。
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地位与自己并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修撰国史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考核鉴别官员的职位与品级是否相称,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任命于休烈为右散骑常侍,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多次被封为东海郡公,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余年,历任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之职,家中没有一石米的积蓄。为人恭谨谦逊、温和仁慈,脸上从未显露喜怒之色。而亲近贤才,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却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七年(772)去世,年八十一。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别降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赐予仪仗队伍和吹奏乐队。及至听说于休烈去世,皇上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办丧事用的绢百匹,五十件丧服,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休烈的宅第宣旨慰问。儒者所受的敬重,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注释】⑴至性贞悫què: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贞悫:坚贞诚信。⑵机鉴敏悟:机鉴:明察,辨识。敏悟:聪明。⑶比部:古代官署名。
三国
魏
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后几代因之。
隋、唐、宋属刑部。⑷践祚:登基。祚zuò:皇位。⑸知:主管。⑹凤翔:地名,在今宝鸡市东北。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⑺励精:振奋精神。⑻荡覆:动荡颠覆。⑼典章:法令制度的统称。⑽大典;重要的典籍。⑾购赏:奖赏。⑿矜能:夸耀自己的才能。⒀国子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⒁权:暂且。⒂甄别:考核鉴别。⒃清要:谓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⒄儋石dàn: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唐朝一石约合现在5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