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光  翻译

(2013-03-02 14:48:58)
标签:

衣食

皇帝

赐给

教育

分类: 文言文翻译

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又将以为东宫师傅。蔡确曰:国是方定,愿少迟之。《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赐以颍邸旧书二千四百卷。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

元丰五年,司马光忽然生了说话不利索的病,怀疑自己快要死了,就预先写了遗书放在卧室内,如果病情突然加重,应当把遗书交给妥当的人呈给皇上。新官制实行,皇帝指定御史大夫一职说:“这非司马光担任不可。”又打算任命司马光为东宫太子师傅。蔡确说:“国家大计刚定下来,这件事希望稍微迟一些时候再决定。”《资治通鉴》还没有编成,皇上特别重视这本书的编撰,认为它比荀悦的《汉纪》写得好,就多次催促要司马光写完,赐给他颍地旧邸的旧书二千四百卷。等到《资治通鉴》编撰完成,皇上加封他为资政殿学士。司马光居住在洛阳一共十五年,天下人认为他才是真的宰相,农夫老人都称他为司马相公,妇女孩子也知道他是司马光。

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曰: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光不敢当,曰:不见君,不可以视事。诏令子康扶入对,且曰:毋拜。遂罢青苗钱,复常平粜籴法。两宫虚己以听。辽、夏使至,必问光起居,敕其边吏曰: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举诸葛亮食少事烦以为戒,光曰:死生,命也。为之益力。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
  
皇上(宋英宗)死了,司马光边哭边赶赴朝廷,卫士远远望见,都把双手放在额前表示敬意,说:“这是司马相公。”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拦路聚众观看,连他骑的马都无法行走,说:“大人不要再回洛阳了,留下来辅佐天子,让百姓活命吧。” 司马光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免去上朝,允许他乘坐轿子,三天到官署一次。司马光不敢承当,说:“不见君王,我不可以处理事务。”皇上下令叫他的儿子司马康扶着入朝应对皇上的问话,而且说:“不用跪拜了。”于是司马光下令废除了(王安石施行的)青苗法,回复了往常的平粜籴法。两宫的太后虚心采纳司马光的意见。辽、夏的使者来到宋国,必定关切地询问司马光的日常生活情况,告诫驻守边境的官员:“中国以司马先生为宰相了,不要轻易惹事、制造边境地方的矛盾。”司马光见皇上对自己言听计从,就更想以身殉国,各种政务都亲自处理,昼夜不停。他的门客见他身体衰弱,就举出诸葛亮吃得少事务繁多为例,要他引以为戒,他说:“能活多久,都是命中注定的。”处理政务更加尽力。病情危急了,自己还不觉得,昏昏沉沉中好像在说梦话,然而说的全是朝廷和天下之事。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曰:其微言不能出吾书,其诞吾不信也。洛中有田三顷,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这一年九月,司马光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司马光对于生活享受没有什么爱好,对于学问却无所不通,只是不喜欢佛教和道教,说:“佛、道两教的词句不能出现在我的书中,它们荒诞的说法我不相信。”他在洛阳有三顷田,妻子死后,卖田葬妻,衣食粗劣终其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