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的内涵和外延(轮回理论之一)
(2012-08-01 12:11:00)
标签:
三界宋体投资哲学认识论事物杂谈 |
分类: 自己写的 |
轮回,佛教中的解释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中生死永续,无有止息。另一个解释是,众生有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我们的轮回即脱胎于此,但是我把他理解成一种终极的认识论,即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发展过程都看成是一个轮回。
轮回分为四个阶段,即无中生有,从小变大,由大而衰,由衰而亡。举个例子,对于人来说,从无到有之前一切物质都存在着,但他们并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称之为无(相对于人这个有来说),经过父精母血这个阶段,慢慢吸收各个方面的物质,进而成为人,人再经历由小变大,然后再经历由大到衰退这个过程,再由衰退而亡这个过程,重新归于无,从而完成一个轮回。
这四个过程分别来解释一下,
无中生有,相对于一个客观存在,不管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业绩周期,一段趋势,之前的种种要素相对于这个新的存在都称之为无,这些(无)经过刺激因素的作用,变成有。
从小变大,我理解是这种新形成的事物会经历一个快速的成长过程,完成从形态,表现,业绩等状态的由小变大的一个过程。
由大而衰,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是从大到达顶点这么一个过程,而是成长速度相对从小变大这个时期有大幅度的缩减,从而表现出来的状态等各个方面不发生巨大的变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跟向上或向下的趋势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状态的基本稳定。
由衰而亡,说的是这个存在本身由一种稳定的状态向灭亡加速运动的状态,这个时候他的衰亡速度可能相当快。
轮回是一种终极的认识论,强调用动态的,客观的,整体的态度看待事物。着力于在仔细确认事物发展阶段的同时,发现关键因素并积极促使其发生作用,从而引领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轮回观可以在认识所有事物中应用到,比如人生,投资,事业,自然,宇宙等等。
为什么用轮回而不是周期来总领这种理论,主要是周期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较小,轮回可以把事物产生之前和之后的状态都可以涵盖进来,讲究的是终极的动态,整体和理性。
二,轮回在投资中的应用。
(一),对于各种轮回的认识。
1,企业基本面的收入,费用,盈利各个方面的变动情况。
2,在每个投资周期内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动趋势。
3,各个方面技术形态的变化。
(二),对于股票所在三个轮回中的位置要正确认识,仔细定位。
(三),采取相应的策略。(买入,持有,抛出)
博文后记:经过了若干年的积累,我很想有自己的一套投资哲学。最近观察到的一些事情引发了我的兴趣,比如为什么某知名投资人在银行股业绩和股价表现良好时奉其为皇冠上的明珠,为什么在其表现较差时贬斥为泥沼地?为什么某些比较知名的投资人在一个过去表现良好的公司上念念不忘,甘于沉沦?为什么人们对于某些股票相当的看好而不管多高的定价?我觉得这些人在考虑问题时违背了整体,动态,理性的观点。比如第一个,银行股也有其固定的周期规律,只是在行业上行时看起来一切都那么美好,但是经济下行的时候表现就会看起来很差,单纯的看好或贬斥为违背了看事物要整体的原则。第二个问题说明人们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认为好的东西一定还会变好,这我不否认,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他们可能已经变坏了。第三个问题说明大多数人是不理性的,短期的业绩爆发或下跌不值得我们如此激动地追求,但大多数人往往忘却这件事而招致灭顶之灾。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投资哲学可以或者说很可能规避如此多的风险?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我将轮回作为自己终极的认识论。本来想把所有的东西整理完之后完整的发出来,后来发现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太过于宏大的工程,以我现在的功力来做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不过,作为方向来说是可以确定的。我决定今后的投资理念和实际操作都围绕轮回展开,并且积极地将他拓展到除投资之外的世界认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