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座高山来爬

标签:
财经中国股票供求关系低估 |
分类: 自己写的 |
对投资的看法:以价值为中枢,但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价值是状态+趋势延续的过程,应动态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操作。价值投资并不仅仅包括用四毛买一块钱的东西,也表现在用两块钱卖出一块钱的东西。依据价值中枢进行操作,但不能拘泥于单向。
对市场的认识:市场是一个轮回,不断地从低估---上升---高估产生泡沫---破灭下跌----低估---,人们的情绪也从悲观---乐观中不断轮回,就像中国的阴阳鱼。整个市场的估值中枢会下移,与国际接轨,股票越来越多,投资者心态越来越成熟是推动因素。
对于经济的看法:坚定地乐观主义者,认为经济会不断持续向上发展,但不是直线,而是曲折的,包括中国和全球。
对于风险的理解:可以承受的下跌不是风险,波动亦然。真正的风险在于公司周边环境的恶化(包括行业变迁和政策变动,习惯的改变等等)和内部治理的混乱,影响了公司良好的盈利模式。风险的控制主要从源头开始,研究透,做熟悉的品种,另外,根据经济和政策的动态变化进行风险程度调整。
对股票的看法:股票不是投机工具,而是所有权的凭证。股价是公司的影子,而不是镜子里的影像,并不时时刻刻反映公司的价值。
品牌对企业的影响:如果产品提价,也不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需求,品牌对产品才有作用。很多产品有品牌是没用的,比如钢铁,有色,煤炭等等工业品,如果你提价(不包括独家品种,比如独有的稀土等等),别人会选择质量稍差,但价格差很多的产品,这种行业品牌就没有溢价作用,但如果能降低顾客的选择难度,也可以说起到了作用。
对估值的看法:估值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要尽可能的宽泛,要涵盖最低和最高点,我们不可能在最低的点买入,但一定要保证是区间下限。这个需要纪律和艺术的双重把握。
操作策略:阶段性的低估/高估是由预期和供求关系决定的,预期决定供求关系。由预期造成的阶段性低估是进场的机会,而高估是出货的机会。具体的策略是在公司10——20倍的市盈率开始买入优良的公司,而在50——70倍的静态市盈率时逐步卖出,在第四季度会给予公司预测的业绩基础上50——70倍卖出。由于上涨时人们会乐观期待,下跌时会悲观消极等待,所以严格的执行策略是很重要的。根据市场情绪进行适时的操作也是必须的,这就是投资中的艺术性,不可强求,但保持理智是最起码的底线。
关于等待: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策的波动造成股市往往呈现非理性波动,所以要求我们有更加灵活的操作手段和更大的耐心。一只股票,20元买入涨到30元盈利50%;如果等下跌到10元买入,涨到30会盈利200%,差距很大。
关于行业和公司的看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前者和后者一样重要。虽然不好的行业也可以产生好公司,但是做股票寻找的多个优势因素结合的那个点,是高概率。寻找稳定持续增长的行业,现在能想到的是快消品和医疗保健行业。最重要的是要垄断,只有垄断的公司才能够赚取到长期经济利润。寻求垄断的品种首选自然垄断,其次是关键资源和国家创造。希望能为人类真正的进步风险自己的一点力量。
以DCF测定的价值为中枢,以技术分析和人们的情绪(反向指标)作为辅助,进行操作。
投资的公司须具有的条件:1 产权一定要清晰,要民营控股。国企有体制上的劣势。做一件事有十年的准备和一年的准备绝对不一样,出发点不同,结局也不同。
2 产业稳定增长,但利润不足以吸引人们蜂拥而入或具有天然的壁垒。比如医药和酿酒以及知名消费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新公司想进入很难,最好能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比如管理软件和网络的应用。
3
4
5
6
7
关于股市心态:不能有的心态: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和抄底心态(对应的是博反弹心理)。要有等车心态(就是你确定他回来但不确定什么时候来)。
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