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菲特如此谨慎?而又如此成功?
(2010-03-22 07:30:42)
标签:
财经股票确定性资本支出巴菲特中国 |
巴菲特崇尚保守,谨慎。为什么?我们可以从他的出发点进行考虑,他考虑买入一家企业最多的是从未来的现金流折现算出的价值与当前的价格作比较,还要有一个明显的折扣时才进入,以保证本金最大程度的安全。这样来说,如果一个牛市,所有的股票都开始往上冲,一方面那些更多的资本支出而没有现金流收益的企业有很高的估值,而好的能产生很多现金流的企业也变得高估,这时,与每个泡沫对应的那根针也就格外容易和泡沫碰到,经济危机只是针的一种,顷刻间玉石俱焚灰飞烟灭,中国的股市正在于每天10%的限制,要不然也会有一天百分之二三十的跌幅。从现金流上考虑,就必然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地从确定性出发。所以,越是牛市越是上涨,他就越有理由谨慎。熊市就不一样了,他很有理由“如同陷入美女堆里那样纵欲”。而他又为什么成功呢?也是因为这个,因为用现金流折现法挑选企业,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他又给与足够的安全边际,所以他就会很放心,在短期波动时不会三振出局(技术投资者就享受不到了,因为不研究或少研究基本面,心里没底,而不断的杀入杀出,从而错过机会,还提高了交易成本),享受到鱼中间最肥美的一块。简言之,确定性,本金足够安全,远见,低成本的资金,稳定发展的美国经济成就了这么一个空前而不绝后的奇才。
为什么巴菲特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较大的,有发展历史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很长轨迹可寻,他把预计的企业的当前收益与产生支出但不发生实际现金流支出的部分相加,再减去企业需要维持竞争力而支出的资本(多年平均值)想减,得出企业的现金流,这样的算法只有对于稳定增长或不增长的企业才有效,对于高成长股来说,由于处于特殊时期,需要的资本支出很多,而现金流回报却依赖于未来的发展,在巴菲特看来,这也许风险太大了,还有很多企业本身就注定不会有好的现金流回报,他们上市就是为了圈钱,用一个巨大的美好的回报来吸引投资者,比如现在的3G,物联网,人们说不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切都在摸索之中,(3G还好一点)只知道未来发展前途很大,于是所有人都被这个看起来很美的东西迷住了,虽然他们现在业绩很差。反而有确定性增长能产生稳定现金回报的股票少人问津。
伊索寓言里,只有一个灰姑娘变成了公主,但就因为稀缺,所以所有人都记住了,你敢保证你的灰姑娘一定能变成公主吗?在战争中,一将成名万古枯,也许所有人都记住那个成了大名的将军,但那些莫名死去的白骨又有谁能记起?我们有谁愿意成为这些个白骨?可就有很多人在股票市场做这样的事,一代又一代,没有新意。
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比外国更难,也更容易,怎么说呢?中国人创造财富的心态很强烈,所以无论从股市上还是实业中人们都尽可能的追求快钱,从这个角度上讲,在中国做价值投资周期可能更短一些,同时能把握的幅度可能更大,因为现在的投资者心态更加的不成熟会导致市场大幅的波动,如果能充分把握自己的心态,相对来说比外国要容易。当然中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向上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机会。同时由于资本市场的时间比较短,法律法规不完善,钻空子文化就导致大量的游离在黑白之间的东西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混淆我们的视听,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许更难,这就需要我们的眼睛更加锐利,考虑事情更加理性,分析资料更加认真,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