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2019-09-25 13:19:48)
标签:

万荣稷王庙

万荣后土祠

万荣东岳庙

秋风楼

飞云楼

分类: 自驾游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88日中午,我们离开临汾的丁村,驱车150公里,前往运城市的万荣县。山西有三晋三大名楼之说,是指万荣县的飞云楼、秋风楼和介休市的祆神楼。三大名楼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荣因三者有其二而令我们特别关注。

 

    在阴霾酷热的下午,我们首先来到南张乡太赵村的稷王庙。

    稷王庙,第五批国保,为祀奉后稷的庙宇。相传稷王乃是周人的始祖,名曰后稷,喜好耕农,能分辨土地的优劣,善种谷物稼穑,世民都争相效法,后人尊其为农神。万荣稷王庙的建立也大抵因为纪念和祈求风调雨顺。

    稷王庙正殿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前后廊及两山面斗栱均为五铺作双下昂、偷心造。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北宋庑殿顶建筑。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稷王庙正殿始建年代的认定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这个建筑原认为是金代建筑,五批国保时候登记为金,据说也没有过特别多的争议。2007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对万荣稷王庙进行了田野调查,依据其建筑形制,初步判定大殿为北宋建筑。接着在对万荣稷王庙大殿修缮后测绘中,北大师生于2011514日中午在大殿前檐明间下发现了一处已不明显的墨书痕迹,墨书自右而左竖排三行,最右一行字体最大,因木材年久表面纹路扩大,现仅右侧的四个大字尚可辨识,左侧字体较小,似为题名。经表面湿处理后,可确认题记为“天圣元年”(1023年)。这一纪年的发现,为这座建筑提供了准确年代,确认了它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北宋庑殿顶建筑的身份,弥补了梁思成先生曾感叹于国内未见北宋庑殿顶建筑遗存的遗憾。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这座建于1023年的北宋庑殿顶建筑在我们外行人眼中,看上去孤零零,不很出彩,但在专家眼中,其蕴含了珍贵的历史信息。专家称,它将完善学界对《营造法式》和建筑形制流变的研究,它使我们看到,北方地区早于《营造法式》80年的建筑上已有如厅堂构架、蚂蚱头形耍头和暗栔等与《营造法式》记载相吻合的建筑形制,这些作法有力地证明了《营造法式》与北方建筑的渊源关系。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庙内尚有戏台一座。戏台创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后拆毁,现存建筑为1921年重建。做法繁缛精巧,体现地方特色。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首慷慨悲凉的辞,正是著名的汉武帝所作的 《秋风辞》。写这首辞的时候,汉武帝正在今天的万荣境内祭祀后土。汉武帝当时所到之处,现今留有一处古建筑群,这就是后土祠。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后土庙,第四批国保,位于万荣县城西南40公里的宝鼎乡庙前村,俗称后土祠。其西、北两面紧临黄河、汾河,依山傍水,地势开阔。

    据碑刻记载,这里历史上曾属于著名的“汾阴睢地”,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自汉武帝时,汾阴后土庙已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地神,祈福育民的胜地。汉文帝后元七年(163)建汾阴庙,武帝元狩二年(126)建后土祠,此后,东汉、唐、宋各代屡有兴建,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 祠庙规模宏阔。后来屡遭黄河水患,后土庙被淹没。清同治九年(1874) 易地重建于今址。现存建筑以晚清所建居多,但山门仍为元建,秋风楼为明代遗构,上存有汉武帝《秋风辞》元代碑刻。

    我们沿祭道,缓缓走过108级台阶。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山门,元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两侧建歇山顶便门。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山门后有倒座戏台,亦名“过亭台”。上为舞台,下为人行通道。戏台上有楹联,上联:悠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下联: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庙内并列戏台两座,与山门内倒座戏台连系在一起,平面上呈“品”字形,故俗称“品”字戏台。三座戏台分别代表佛、道、儒三家。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东戏台又名道家台。檐柱有石刻楹联,上联: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下联: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西戏台又名佛家台。檐柱有石刻楹联,上联: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下联:画中人,人中画,于意云何。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献殿,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正殿,和献殿由享亭相连,享亭左右有金代铸铁缸。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琉璃屋面。前檐有前廊,两边延出八字影壁。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献殿和正殿的木雕、石刻、铁艺、砖雕体现了清代精湛、细腻、逼真、多姿的艺术风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北宋时期的万荣汾阴后土祠,庄严弘钜,为海内祠庙之冠。据现存金代刊立的“后土祠庙貌图碑”所记,庙南北长732步,东西阔320步,约合南北长1204.14米,东西宽526.4米,面积为633859.29平方米,是现存后土祠面积的25倍,比北京故宫还要大。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献殿两侧分别建有两座配殿,分别是东五虎殿和西五虎殿。均为三间,同样为硬山顶式屋顶,东五虎供奉着五岳大帝,即东岳大帝黄飞虎,西岳大帝蒋雄,南岳大帝崇黑虎,北岳大帝崔英,中岳大帝文聘。西五虎殿中供奉着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东西五虎殿各有一个石柱和木柱,西殿石柱已空,上部可见大明正德十年重立字样,由此可以看出,这两根石柱最晚也是明朝时所立。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秋风楼位居最后,建于高台之上,因二层藏有元刻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碑而得名。楼身三层,高33米余,面宽、进深各五间,楼顶为十字歇山顶。楼内设有金柱12根,直通楼顶。秋风楼辉宏典雅,挺拔秀美,为中国楼阁建筑中的佳作。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秋风楼凌空横跨于一条东西贯通的深沟古道之上,东依峨嵋岭,西傍黄河岸,隔水与陕西韩城司马迁祠相望。砖切高大台基,台基东西向相通,东西门门额砖雕刻字“瞻鲁”、“望秦”,南面为登楼的正门。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天色渐晚,回头再望秋风楼,感叹山西古建深刻地打上了历代帝王的印记。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晚上入住万荣县城。一天的旅程令人身心疲惫,天气炎热,空气污浊,交通混乱,饭菜难咽,都使旅行的感受变差。

       89日,阴有雨。经过一晚的休息,我们的精神与体力都得到了恢复。早饭后,我们来到县城内的东岳庙。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东岳庙,第三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万荣县城内东南隅。始建年代不详,唐贞观年间(627649)置汾阴郡时即有此庙,元至元廿八年至大德元年(1291——1297)重建,明景泰、天顺、万历年间和清代屡有扩建修葺。现存建筑飞云楼为明建清修,其余多为元建明修。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大帝殿、阎王殿等。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飞云楼高23.19米。平面呈方形,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山式楼顶。二三层皆有勾栏,每面各出抱厦,平面呈十字形。飞云楼是纯木结构。无论大小接口均用榫卯套之,没有一个铁钉。飞云楼构架奇巧,在内槽四角立四根通天金柱,从底层直达顶层。四柱间分层设额枋、间枋、地板枋、穿插枋等多层枋材相联贯,形成庞大的正方形筒式框架,作为整个楼阁的骨干。檐下斗栱密致,近三百攒之多,依不同位置结构造型各异,有五踩、六踩、七踩,耍头有蚂蚱头、麻叶形单幅云、龙头式等,昂有象鼻昂、琴面昂等。飞云楼在建造技术、结构力学与造型艺术方面独具特色,堪称我国明清木构楼阁建筑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据说飞云楼是因其较高,从几十里外远眺,可清晰地看到其巍峨的楼身,斗拱层叠,翼角翔飞,宛如云带缠绕,似如云天之中,因此被称之为“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午门面宽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梁架简朴,檐下斗栱五铺作,元代遗构。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献殿面宽七间,进深六椽,硬山式屋顶,斗栱四铺作,前后檐及中柱上皆用大额枋,元代特色显著。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享亭平面方形,单檐十字歇山顶,琉璃脊兽齐备,四周勾栏,雕流云和盘龙。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东岳大帝殿为东岳庙正殿,宽深各五间,平面近方形,重檐歇山顶,斗栱四铺作,上檐单昂,下檐出单抄。前檐石柱收刹较大,殿内梁架多为圆材略加锛砍后制成,为元代遗构。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阎王殿,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四椽袱对前后通檐用四柱梁架。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阎王殿后有一处遗址,行色匆忙之际忘了记下遗址的说明。

 

万荣------晚看秋风楼,早观飞云楼

    三晋三大名楼,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和介休的祅(音仙)神楼,这次山西之行有幸都看到了。但由于天气不好,拍照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另外,年代久远,三大名楼或处于保护与维修,或不能登上楼阁,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结束在万荣的游览,我们前往芮城,探访我国仅存的三座唐代建筑之一------广仁王庙,以及我国古代美术艺术的圣地------永乐宫。



临汾------从牛王庙戏台到丁氏民宅

洪洞广胜寺------看精美壁画和琉璃古塔

灵石资寿寺------看彩塑、壁画和藻井“三绝”

介休------琉璃之乡看琉璃

平遥------“一城,两寺”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

榆次老城------一座新建的“古城”

太原------历史悠久的潜龙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