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西藏游(2),拉萨——感受浓厚的宗教氛围(1)

标签:
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龙王潭公园甘丹寺 |
分类: 旅游 |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4月2号和3号在拉萨市范围内游览的记录。由于我们在林芝、波密游玩后还会回到拉萨,继续游览,所以这部分内容为拉萨(1)。在林芝和波密我们都会来回旅游两次。特此说明。)
出得布达拉宫,我们和其他三位同伴汇合。他们今天主要拍布达拉宫外景,确实有不错的作品。
此时,已近12点。吴师傅带我们到不远处的餐馆就餐。
罗布林卡——大型宫殿式园林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是历代达赖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中主要宫殿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等组成,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现被辟为人民公园。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门票60元/人,没优惠。值得一提的是,罗布林卡的门票还是3D的呢。游人可以乘罗布林卡内部的电瓶车游览,每人20元/人,大家都觉得累,就乘电瓶车吧。
我们先后游览了格桑颇章、金色颇章等。其中,格桑颇章是七世达赖喇嘛理政的地方,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集会殿等。而金色颇章是1922年专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所建,1926年重建,大殿内陈设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宝座及其银质塑像、长寿三世佛像,墙上绘有释迦牟尼如意藤以及宗喀巴大师生平传记等。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阁楼,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达赖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
我依次在各个颇章礼佛后,和同伴们一起在各个院内拍照,这里环境优美、幽静,是个休闲的好去处。我们在此流连忘返,逗留到五点多,才返回酒店休息。
拉萨河畔——闹市旁的幽静之所
在餐馆吃完饭后,已是八点多钟。由于拉萨和北京比有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差,外面正是夕阳西下之时。我们从喧闹的街头向导游推荐的拉萨河畔漫步前行。不到十分钟,我们就来到河边。映入眼帘的是:河水无声的流动,落日在河面撒下淡淡的余晖,红嘴鸥在自由的翱翔,蓝天白云在褪去日间的光芒。在目睹了一天:如潮的转经人群,烟气笼罩的佛殿,狭窄昏暗的过道,非红即白的墙。我们看到了拉萨城的另一幅面孔。
甘丹寺——格鲁派祖寺
3号早餐后,我们乘车在去林芝的途中去参拜了格鲁派的母寺---甘丹寺。
该寺是黄教六大寺(其他为塔尔寺、拉普楞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现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
沿拉林高速行驶几十分钟后,看见甘丹寺出口。离开高速,我们进入去往甘丹寺的新修的柏油路,很平坦,到甘丹寺几公里路程。当车子沿着柏油路盘到半山腰时,回头一望。嗬!好漂亮的盘山路,就像九曲十八弯一样流畅。再抬头一望,甘丹寺雄踞山顶,似在天边。
整个寺庙建筑群坐落在一个山坡上,面向东方,气势恢宏。把车停在停车场后,我们步行往上走。街道上很干净,游客不是很多。真感恩佛菩萨的加持,我们刚进入寺庙群入口处,太阳出来了。上午是拍甘丹寺的最佳时机啊。此时阳光洒落在寺庙建筑群的金顶上,煜煜发光,红黄白墙体在金色阳光的抚吻下更加明艳。肃穆之美,摄人心魄。朋友们很兴奋,赶紧拿着家伙什往胡同里跑(一般殿内禁止拍照),各自选择喜欢的题材进行拍照。
甘丹寺由措钦大殿、阳八犍大殿,两所扎仓(佛学院)和诸多康参(意为僧团,按僧侣籍贯分成若干团体)所构成。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在两个大殿礼佛。与汉传佛教不同的是,藏传佛教的寺院内没有拜垫,要磕长头就在殿外。藏民磕长头,是有行头保护的,两手各持一方形木板,前身戴个大围裙,地上铺有长垫子。我进入殿内礼佛,只要有跪的地方,我依然依照汉传佛教的方式——五体投地礼佛,供养诸佛。大殿有些藏民在礼佛,他们在殿内礼佛的方式,就是用头轻轻碰放置佛像的佛龛的边缘,供养一些钱,一般一角的居多。
一名戴黄帽的僧人从我们旁边快步走过。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格鲁派又称黄教。但平日僧人戴帽一般不多见。
佛教不杀生,寺庙里游荡的动物就特别多。
因为我们还得赶路,不得不开始下山。哎,不管怎么说,还是走马观花啊,遗憾!再见甘丹寺,再见格鲁派的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