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年目睹金融圈那些人与事(三)

(2014-07-23 10:18:24)

12年目睹金融圈那些人与事(三)

 

 

王三山,资深金融人士。中文系毕业,曾供职于湖南某国企,因为喜欢张爱玲和鲁迅,“想要看看最喜欢的这两个作家生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的”而到了上海,“误打误撞”进入 金融圈,至今十余年。投资、银行和保险——金融业三大系统均有涉猎,业绩卓著。信奉“阅读改变人生”。

 

王三山/文 肖晔/漫画

 

我只想应酬自己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7/fs1203201407161657a.jpg

 

这是我见过的保养最好的女人。看起来也就26岁左右,素面朝天依旧清丽可人。她是我一个客户介绍的,是他公司的销售副总。当她说自己已经40岁的时候,我毫不掩饰地表达了 我的吃惊,而且她是单身。

她轻言细语地回答我的提问,我们聊得很舒服。她说之前在香港有买友邦的一些保险,但那时主要是为了分散人民币的风险.......不能只拥有一种货币的资产。她有非常好的风险 分散理念,我问她受益人是谁呢,她说是妈妈,而且她现在担心的也就是妈妈了.......父亲早已经去世。

看起来她是一台赚钱机器,高峰时拥有近20套房产,而且都是在低价吃进在高位套现。工作是她唯一的爱好,每天下班后就急着回家,自己一个人待着,看看书听听音乐上上网, 还常常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我看着她年轻的脸,微笑着说:你这么宅的女人,居然没有成立家庭,真是漏网之鱼啊。

她也笑说是啊,我是很居家的人,就喜欢待在家里。

我笑着说:看来你不爱应酬别人,你只愿意应酬你自己。

是的,你说得太对了,我只想应酬自己。她连连点头。

有没有想过退休以后的生活呢?

没有,她很惶恐地说,我不想退休,多无聊啊,我想一直工作下去,当然前提是他们还愿意要我.......她笑了,实在不行,哪怕不给工资白干也可以的。

问她有没有想过要孩子呢?

她说没想过,觉得太累,牵挂太多。

我说付出是很辛苦,可是也会有快乐的。

她敛容低言道,我父亲去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就是觉得一个人牵挂太多,离开世界的时候会很累,所以才一直不要孩子。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她说有时觉得需要一个人帮她管理资产,因为忙得没有时间花钱,她只要努力赚钱就好了。

于是我转移了话题——这是我可以当场帮她解决的问题,跟她谈了理财,告诉她一个公式:4321。按照她的收入水平——税后年收入25万,个人动产200万,建议可以40%用于投资 ,30%用于生活开支,20%储蓄,10%保障。

我很喜欢她,她身上有一种安静的力量同时又柔弱无助,让人很想呵护她。可是我发现除了帮她更好地规划资产,我帮不到她什么。

我做的只是一份保险的工作,可是发现经常就走进了人们内心柔软的世界:那些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人生已成定局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7/fs1203201407161657b.jpg

 

又是一个工作狂客户,给他打电话永远在路上,或者在家收拾行李准备上路。开了好几家公司,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他的公司还能一口气买下6台车.......生意太好,而他又有很 好的投资意识和头脑,立信的背景出身让他既有风险意识又非常稳健。

跟他谈人生规划时,他听我说完,笑着说:我不是30岁,我已经51了,人生已成定局,规划空间不大了。

人生已成定局,多少感慨在其中!

他是很好的上海男人,即使工作忙碌,仍坚持每周日自己买菜做饭给老婆女儿,说要尽到丈夫和父亲的义务。

有一次见面时,我发现他瘦得下巴都尖了,人也黑了,但是谈起工作来依旧滔滔不绝。我笑说所有的成功人士具有的一个共性在他身上特别鲜明,他问我是什么,我说——激情。

他离开我办公室以后,我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希望下次见面您能胖一点儿,注意身体啊。

后来再见面时,他很感动地跟我说,他关心的人很多,关心他的人不多。

有很多人的一生是为了别人活的。

 

我有17套房子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7/fs1203201407161657c.jpg

 

她很能干,是一个美人坯子:巴掌脸,杨柳腰,看不出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她喜欢秀。

我们一起出去时,她偶尔会开她的沃尔沃。后来又买了辆宝马,深蓝色的。

有时请我吃饭,去她家时,她会打开衣柜,让我随便挑喜欢的,有很多都没有摘吊牌。我笑笑说不太适合我,我太平凡,那些都太高贵--------其实我想说太暴发。

她喜欢买房子。我有17套房子——最多的时候,她说。我揶揄她说,上海的房价就是你们给炒起来的。

你怎么那么喜欢房子,是因为能给你安全感?

安全感,是的,其他的全是假的。她窝在沙发里幽幽地说,这时我才感觉到她的真实。

她是小城镇女子,京城读的大学,有过困窘的北漂生活。她当时的男友后来的老公是非常优秀的潜力股,虽然长相朴实,但是后来果然暴发了,她也就过上了贵妇的生活。

"我老公的秘书都是我挑选的,有一次我打不通他的电话,知道他在桑拿室,我就一个人冲到桑拿室去,里面的男人都纷纷逃窜,我大叫说,我才没兴趣看你们呢,赶紧穿衣服去。 "

"刚结婚的时候,有一次两个人吵架,老公摔门离去,我抄起菜刀就在后面追,整个小区里的人都看到了。"

说起这些,她很得意。

经常会跟我谈一些项目,动辄上千万,跟我干吧——她这样说了好几年。

不知道为什么她很喜欢我,有一次介绍她给我一个好朋友认识,大家一起喝咖啡。结束后朋友跟我说,我知道她为什么喜欢你,因为你身上有她永远也无法拥有的东西。

而她则跟我说,这个人不值得你浪费时间跟他做朋友,他还不够成功,你要跟成功的有实力的人交朋友。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被她从通讯录里删掉大概是很正常的事情。

她要的是成功,她做到了,她老公非常成功。

只是,她老公太忙,没什么时间陪她,于是她经常深夜给我打电话发牢骚,说不开心,内心总是很惶恐,晚上老是失眠。

我不太会拒绝别人,后来慢慢学习say no,偶尔我也会说我现在没空。

毕竟,人生苦短。

 

我不等任何人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7/fs1203201407161657f.jpg

 

她,某公司高管,名校背景。第一次拜访她时看见桌上有全家福的相框,女儿清秀先生俊逸,我恭维她先生很帅哦,她淡淡地:是前夫。

哦,于是聊起感情。第一段婚姻因前夫外遇而终结,她照常努力工作,屡屡评为先进,还报读了MBA。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她终于在人才济济的大公司里出类拔萃,被老板另眼相 看。老板开始约她,并表白——老板当时知道她已经单身,而老板自己的婚姻也在飘摇之中。她很直接:你现在还没有资格娶我。老板问:你能等我吗?她说:我不等任何人。于 是老板懂了,很快也结束了早已死亡的婚姻,付出了财产的代价,正式迎娶她。

她说最反感婚外情,其实很多婚外情除了男人,女人也要负责任,明知男人有家室还要答应男人的追求。

她是个异类,身上有古人之风。

想起红楼里宝钗《咏白海棠》的一句:珍重芳姿昼掩门。

 

也算爱情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7/fs1203201407161657e.jpg

 

客户转介绍的一个客户,见面之前只知道他是一家工厂的老板,35岁,身家千万。

见面后聊起来,惊讶地知道原来他也是平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每天也在外面见客户。

我问为什么呢,他说是为了乐趣。我笑,原来除了京剧有票友,保险推销员也有客串。

后来慢慢才知道,原来他喜欢的一个女人在保险公司工作,他每天的业绩都是帮那女人去做的。那女人并不愿被他包养起来,坚持要工作,但是能力一般,于是他就去帮她。

 

我怕死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7/fs1203201407161657d.jpg

 

一个我很喜欢的80后女子。

她学编剧的。戴着一根银质的项圈,配着一个圆圆的荷叶,荷叶上还蹲着一只青蛙。绿色吊带衫系一根鲜艳的红色手工腰带……苗家的那种。我开玩笑说她像个红孩儿,她大呼说 失败。

我们谈论死亡,她说希望中的生活就是每天认真生活,明天死去,今天也没有遗憾。

我惊讶于她的豁达和早熟,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毕业后她在北京漂着,电视台里混小工。有一次外婆病重,她连夜坐火车回去,还好外婆命大,奇迹般被抢救过来。她回去重新工作,当时并无太多感触。一个月后,她的一个同 事的妈妈病重,于是同事接了父母来京小住。但是妈妈已经太衰弱,哪里也去不了了。

这件事让她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她想到自己的父母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名字,难道也要等到有一天父母不行了才去陪伴他们吗?

她飞快地办了离职回到上海,安心于一家小单位。现在,她每周都可以开车带父母和外婆去郊外走走。以前我不怕死,我想那是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现在我怕死。她认真地说。

我心里有深深的感动。

你坐过飞机吗?她问我。

嗯。

飞机起飞到一定的高度后,无论下面是怎样的阴晴,但是你看到的都是灿烂的阳光。我想人生也是这样,一开始总是要在下面苦苦挣扎,阴晴不定患得患失,当到了一个境界以后 ,才能从心里真正灿烂起来。

她后来报考了上戏的导演系。研究生毕业作品演出时她邀请我去看戏。大厅里的海报上她的名字赫然,她热情地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安排我坐在贵宾席。演出非常成功,谢幕时 她在舞台上的一群人里,眼波流转,笑容璀璨如钻石。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中国周刊手机客户端


IPhone版   Android版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