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记者 李佳蔚 北京报道
http://www.chinaweekly.cn/upload_files/other/_20110906140958_UPprM.jpg
徐纪周,热播剧《永不磨灭的番号》的导演。高鹏
摄
短暂的沉默。
“那时候,我去有些导演的工作室,我会坐在沙发的一角上,怕自己的鞋把人家的地毯弄脏了。”低声说完这句,之前语速飞快、表情丰富、手势不断,并不时辅以大笑或者叹气的徐纪周安静了下来。在接近三个小时的采访里,这是唯一一次。
那时候,是十年前。
现在,他编剧执导的《永不磨灭的番号》(以下简称《番号》)在全国上星播出,收视率破9%。网友对《番号》的评分达到了红色题材史无前例的9.2分,主流媒体对《番号》也是交口称赞。
“我就是要用《番号》来争得自己的‘番号’。”徐纪周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和急切,“之前所有的剧都是为了今天的《番号》。”
1997年,他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00年,上大三的他开始自己的电视剧创作生涯。为了得到一个导演机会,他疯狂地写剧本,缺席毕业大戏,联合署名被人骗,答应的合作石沉大海,直到遇到一个“骗子”。
徐纪周记得第一次见到高群书的情景:“他那个形象,太像传说中的骗子了——大胡子,长头发,背着个包。”高群书,中国警匪剧领军人物,中国电视剧四大最卖座导演之一,《西风烈》导演。后来,高群书成了他的师傅。
高群书说,我新成立一公司,有笔闲钱,我看了你的本子,还不错,不过没法拍。如果你要拍,这里有一个刑警系列。徐纪周心想,行啊,只要有个监视器让我坐在后面就行,管他骗子不骗子呢。
24岁的徐纪周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2001年,他编剧执导的《中国刑警》创下极高收视率;2003年底,他执导的《打黑风暴》在各上星台非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超过黄金档电视剧;2005年,他编剧导演的《狙击》在全国各大地方台播出,引起轰动,该剧音像发行量为2006年全国第三季度冠军。
纪实,警匪,打黑。纪实,警匪,打黑……
如此乏味单调,似乎不应该是一个文艺情结浓重、狂爱斯特林堡、整天梦想东京戛纳的学院派青年所喜欢的导演人生,可它确实是徐纪周最初六年经历的一道成长方程式。“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些东西(警匪剧)是我想拍的。”他说曾经想让自己停下来,尝试一些满足个人情怀的创作,可是现实给予他的是冰冷粗暴的回应。
“我的制片人里,最狠的指着我鼻子说,都你妈拍成这×个样了,还要你丫那点傻×自尊有个×用啊!”徐纪周说。
没有人能够抵御市场的压力和成名的诱惑,即使是在警匪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徐纪周。最重要的是,他想拍自己钟情、能够表达个人情怀的戏。
曲线救国——就像师傅高群书一样,徐纪周也只能选择先博得名声、再去实现理想。
“你拍好一部戏,什么就都有了。”就像最初告诫不要瞧不上警匪剧一样,60后高群书对70后徐纪周说。
徐纪周拍出了属于自己的“一部戏”。2009年,他自编自导的抗战剧《杀虎口》在地方卫视频道上映,收视率突破7%,超过《我的团长我的团》。《杀虎口》播完,一个月内有30个剧本找上门来。
“商业上,《杀虎口》取得了成功,可是我还需要一个认可。”徐纪周如此概括心目中的“认可”:市场的绝对认知度和主流媒体的一致称赞。
说这番话时,他站在北京东三环一座欧式三层联排别墅的顶层。一个月前,它刚刚被装修一新,拥有舒服的沙发,成为徐纪周的工作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