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记者 张友红 综合报道
http://www.chinaweekly.cn/upload_files/other/_20110412100454_5GpRv.jpg
农业部称双汇瘦肉精事件暴露监管漏洞
春寒料峭,初春的寒意逼人。
在企业界,最近感到尤为冷的,应该是双汇集团。
3月15日上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
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伦特罗,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瘦肉率。但是,长期食用瘦肉精对人体非常有害,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也会诱发恶性肿瘤。1997年以来,我国已经命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瘦肉精”。
双汇集团是我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在去年的肉类销售市场上,以年销售200多个亿,稳占老大座椅。他的广告语信誓旦旦:“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
3月15日下午,河南济源市畜牧局接着对济源双汇库存的689头生猪进行尿液检测,发现19头猪“瘦肉精”检测呈阳性。证实了媒体的报道。
接着,河南省首次通报,双汇部分冷鲜肉“瘦肉精”抽检也呈阳性: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确认为阳性,34个阴性,另有6个样品正在等待检测结果。
3月15日当日,双汇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即以跌停回应市场。当日,双汇发展以86.61元开盘,最终跌至77.94元。3月16日,公司停牌。
随后,全国各地的部分超市纷纷下架双汇肉品,很多“双汇专卖店”也扯下了双汇的名字,改为“肉类专卖店”。
就在2010年11月29日,双汇还公布了重组方案,计划双汇集团及其关联方向双汇发展注入339.4亿元资产,实现双汇集团肉类加工业务的整体上市。
突如其来的“瘦肉精”事件,让双汇集团有点招架不住。3月16日、17日,连发两次声明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并免除了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的职务。
3月21日,河南省畜牧局下发通知,将全省的瘦肉精排查范围扩大至所有50头以下的生猪散养户。随后,国务院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也派出中央督导小组赴事发地检查和整改。
对于双汇集团而言,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一场短暂的危机公关,会短暂地阻碍双汇重组上市的进程。大不了,进行整顿完成重组产业结构,实现大规模养殖。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依旧还会发展下去,毕竟,双汇是国内肉食加工业的老大。
但是,也有分析认为,双汇可能陷入更严重的困境。如果商务部和农业部在河南的调查认定济源双汇存在重大问题,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双汇集团也脱不了干系。未来,双汇还有可能面临消费者的民事索赔。
无论双汇结局如何,一个行业内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对生猪检测长期以来都实行以“抽查”取代“普查”,这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又加上养猪行业比较分散,价格经常大起大落,致使整个行业恶性竞争。如果不能从源头上管理好,监督力度不够,消灭了双汇的“瘦肉精”门,会不会还会出现下一个“瘦肉精”门?
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被曝光,双汇事件后,有网友质问:“孩子喝奶粉是喝药,大人吃猪肉是吃毒,谁能告诉我,谁能为食品安全负起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