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咄咄怪事

(2008-10-21 09:25:00)
标签:

杂谈

  12月1日,本报摄影记者刘军在采访时,遭到报社所在地左家庄社区保安野蛮殴打,当”淮虻猛菲蒲鳌
    事发之时,我正在人民日报开会,会后获悉此事,一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说本报记者大都是文弱书生,但刘军算是一个孔武有力之人,即使发生冲突,也不至于被打得如此不堪,我想。一问才知,当时刘军为了保护价值数万元的相机,只好任由施暴者拳打脚踢。
    原来如此。
    虽说社区保安有的素质较差,但素质再差总该知道打人犯法,哪来的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打出手,我想。一问才知,那几个打人的社区保安中午喝了点小酒,有点高,正横行霸道目露凶光。
    原来如此。
    据说刘军被打时,一些群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无济于事。由于打人现场正好在本报附近,本报一些同志闻讯当即赶往事发地,一面拨打110报警,一面制止社区保安的野蛮行为,一面维护交通。
    警察出面平息事态后,本报记者刘军被送往医院救治。据说大施醉拳之淫威者事后也跑到医院打吊针,据说不是为了解酒,而是也被打伤了。
    任何一个普通公民看到有人恃强凌弱时,都应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何况以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为己任的新闻工作者。本报同仁及时赶往现场制止不法暴行,我认为没错。当然,如果赶到现场后不是冷静善后,而是以暴易暴,那又另当别论。
    上周五,派出所让那几个打人的社区保安指认打他们的人,他们指认了本报几个记者,也胡乱指认了几个毫不相干的其他人,本报一位陪同刘军前往派出所的同志也遭指认,而这位同志当天千真万确不在现场。
    新华社12月3日播发了题为《〈京华时报〉两记者正常采访时被围殴》电讯稿,对记者被打这一已不是新闻的现象作了深刻剖析,我也不想再加阐述。
    刘军同志目前仍在留院观察,我们在对他表示敬意的同时祝他早日康复。
    现在的情况是,打记者的社区保安摇身一变似乎成了受害者,正在指认我们的记者为暴徒。
    什么叫咄咄怪事,这就叫咄咄怪事。
    我相信当时在现场的本报同仁可能会“路见不平一声吼”,但不会在不该出手时瞎出手。我也相信公安机关会秉公执法,为被打记者刘军同志讨回公道。

 

                                                      时    间:2003年12月8日
                                                      原    载:京华时报 / 总编寄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遇强则强
后一篇:大公小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