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历史:明十三陵穿越

标签:
育儿 |
分类: 好玩北京 |
时间:2014年7月5日
地点:昌平明十三陵
内容:听历史故事 看十三陵残垣断壁
自上次走完关沟,就开始筹划十三陵或是京西古道。这是一直走先生的三条经典路线。考虑到天气炎热,及沿途的暴晒情况,决定还是先走十三陵。至少,十三陵的阴冷,可以免去旅途的燥热。
十几年前,确定地说,是18年前,我和一个女同学骑自行车走过七八个陵。当时应为秋季,我花重金新买了手动海鸥相机,还在学习摄影的狂热期。因为没有树木枝叶遮挡,加上空气质量好,裸眼可见度高,往往是到了一个陵就眼见下一个陵。都是些没有开发的陵,根本就没什么人。因为临近傍晚,陵区的萧杀、阴冷袭遍全身每个汗毛孔。这大概就是当时最深刻的印象。
如今,我又将带领孩子们去这一片区域,并且是和向导一直走先生。一直走先生会讲历史故事,注定这次行程,要比18年前更丰盈。也因为有一直走,这次成行的小伙伴家庭数量达到户外活动的最高值——8个(yoyo dudu 美美荃荃豆豆丫丫竹子布甲)。也因为有了这8个孩子,一切的阴冷,荡然无存。先生说,是我们这帮年轻人和孩子们的阳气压住了陵区的阴气。
开始规划路线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能一次将十三个陵走全,心想大不了我们分几次来走。我要求有神路,有康陵春饼宴,其余再加几个陵都可以。一直走先生总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他说利用我们有车的优势,可以一次全走完,包括神路、春饼宴和十三个陵。同时,满足我要求有孩子徒步的时间,就有了这次的十三个陵连穿,并有自驾+小公共+徒步五公里的行程安排。
话说,这次人数真的是多了些。车多、人多,彼此之间的协调、调度,整个车队的行进,我自己有点心虚。既已如此,硬着头皮上吧!感谢老公,一如既往地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感谢一直走,不辞辛劳地带领大家参观、为大家讲解!感谢同行的伙伴们,一切有序进行,此行才得以顺利!
这次的路线安排,经神路、思陵、昭陵、郑贵妃墓、万贵妃墓、定陵,参观定陵博物馆,然后,将车停在长陵停车场,乘坐昌55路小公共去泰陵,从泰陵开始一路徒步,到康陵吃正德春饼宴,再然后徒步经茂陵、裕陵、庆陵、献陵返回长陵。之后,驾车前往景陵、永陵、德陵,包括380年前的德陵监。最后,驱车前往十三陵水库,赶上日落西山,乘船游湖,阵阵清风拂面,凉爽静心。时间关系,没有安排购票进陵参观。
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称“明十三陵”。十三个陵,十三个皇帝,他们的正史和家事、宫闱杂史,随着一直走先生的讲解,我们与先生共同回顾那尘封历史,或金戈铁马,或宫廷争斗。行前,几个妈妈还讨论翻看《明朝那些事儿》,或者是百度“十三陵”。
↑车经神路,七拐八拐的,终于到了第一个陵——思陵(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和皇后及贵妃的陵墓,朱由检自缢于景山,后由李自成命人将其葬于此贵妃墓)。道路比较狭窄,比较考验车技。大人们参观听故事,孩子们则被地上的大蚂蚁、路边的喇叭花和狗尾巴草吸引了。
↑左上:小朋友们在领dudu分发的号码即时贴;右上:听一直走讲故事;左下:小朋友们集体啃玉米;右下:崇祯皇帝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清朝顺治帝、康熙帝为王承恩立碑以嘉许其忠贞殉主。
↑昭陵(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hou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除长陵和定陵外,开放的第三个陵。
↑停好车前往定陵(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朱翊钧和皇后的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找了个超级大的空场做我们的专用停车场,周边有太多的大核桃树。地上顺手捡一个,用砖头砸开了,给孩子们品尝。孩子们很吃惊:这个真的能吃吗?路边是诱人的大桃子,未经允许,不可采摘。讲明了纪律,孩子们都忍住了。
↑免费参观定陵的地上博物馆,孩子们普遍认为以前的皇后们(画像)都太丑了。哈哈,还是雪糕冰棍最受欢迎。感谢豆豆爸买了那么多的雪糕!
↑将车停在长陵停车场,然后大家乘坐昌55路小公共去泰陵。在车上,美美就喊“下雨了”,坐在另一侧的dudu说“没下”。下了车,竟也下了几滴,孩子们显得互帮互助,三人合打一把伞。
↑围墙里的泰陵(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的合葬陵寝)。
↑以上这几张都是去往康陵(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照厚和皇后的合葬陵)的道路。为了吃正德春饼宴,真是“历尽千辛万苦”啊!哈哈,野外生存又来了!也只有这段路,让孩子们觉得十分有趣!比午饭后的公路边行走好上几百倍!
↑人均40元的正德春饼宴,小孩不要钱,感觉比26元的柳沟火盆豆腐实在。
↑吃完春饼宴,我闺女带着小朋友们去村口玩健身器材、荡秋千去了。村口的两棵500年的槐树,名叫夫妻树。右下角是五百年的三孔桥。
↑茂陵(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已完全没有了我18年前到来的景象了。在这个地方,人困马乏,饮用水也喝光了。看到沟渠里的水,女儿忙确定能不能饮用。
↑一直走先生也发现了,这群孩子还是不错的,但需要雪糕鼓励。于是,先生甩掉我们,快速行走至前面的村子,去给大家买雪糕去了。瞧瞧这路边车站的孩子们,玩性一个比一个浓。
↑裕陵(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和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在这里我们随意席地而坐,聆听先生讲那历史故事。也是在这里,我的手机被拍没电了。此后的庆陵(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只在位29天)、献陵(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的陵墓),一个离得远,一个比较荒凉,老公竟也没有拍片。
↑长陵(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和皇后的合葬墓),去停车场取车。也是在这里,同行队员最终精简为了三个家庭。此后的行程,因为不再走路,也因为发生了些故事,更因为那美丽的光线,多了不少美图。
↑永陵。此前还经过景陵(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的合葬陵寝,这位宣宗和宋徽宗一样,能书善画)。
↑永陵(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因为那一扇打开的门,因为那斑驳的建筑,因为孩子们那可爱的笑脸,一切都那么美好!
↑最后的德陵(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的合葬陵寝)
↑德陵监前的三个小妞,德陵监工的住所,这两扇门有380年了。
对于孩子来说,行走本身即是一种经历。这样的文化之旅,也并不需要孩子记住什么。坐小公共、徒步、穿越干涸河滩和田间地头,甚至人困马乏之时吃到冰爽的雪糕冰棍,这些都是无比的享受。当然,午后公路行走,还是多有不便,也最容易让人急躁。
午饭后,豆豆身体不适,先乘小公共返回长陵取车离队;荃荃家来客人、丫丫、竹子、布甲在经历午后的公路徒步后,也相继离队。亲子户外,强调的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也因这十三陵的路线随时可乘车回撤,变得灵活了许多。
之后的三辆车,美美、yoyo、dudu跟着一直走先生坚持到了活动全程结束。事实上,之后的自驾变得无比美好,因为有一天中绝好的拍照光线,也因为我们的幸运和运气,在永陵,这份美好和浪漫,达到了极致。而这三个女娃娃,正是去年底征服好汉坡的三位!也许是骨子里的争强好胜,彰显为了某种坚持!
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1、提示所有车辆上路之前加油,免得耽误大家路上的时间。
2、带孩子的活动,同行还是要控制在5个家庭以内。车多队伍长,掉头实在不易。
3、当天多云,倒是不晒,但紫外线却超强。夏季户外得穿有领子的长衣长裤为好。
感谢所有队员们的支持,那天狭路掉头和徒步五公里把大伙整惨了,呵呵!好在爸爸们都很乐观,笑称路考。
我们共同的经历:
丫丫妈的记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f4eba0102ux92.html
豆豆妈的记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8c52e0102uy3a.html
美美妈的记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82cfe40102uyv4.html
户外和旅行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态度。更多行程和美片,请移步“博文目录”-“户外采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