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鸣于世
潘碧秀
夜的静,是悟一幅帖的绝佳时光,没有纷扰。
一座城有几拨藏龙卧虎的高者?欲去寻觅、细细地品追逐的优秀。
这一页的篇章属于唐朝书家禇遂良,亦是唐初一介名医。
生邂逅最知心的相遇,魏征的举荐,禇遂良如利矛披风,渐掀一叶“笔鸣于世”的帘。
优秀总是在执著的付出和追逐中。一介博涉经史,工于隶楷之高者,其书法是传承王羲之,外柔内刚,笔致圆通,见重于世,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曾累官至中书令。
心有一片园,为一支笔而存在。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均在陕西闲慈恩寺大雁塔下,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撰文,禇遂良书,18行,行42字;后面为记,唐高宗撰文,其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是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欺负顿挫。唐张怀瑾: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
《阴符经》:大字墨迹,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自然古朴。元杨无咎:笔力雄瞻,气势古淡。
笔鸣于世,一种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极醒目地摆在眼前。
穿过一支笔舞的世界看一座城文化韵味的绵远留长。
展开一幅墨迹,窥见一介真诚的灵魂为不懈的字体研琢,为不甘平庸的人生挥舞。
孤独者,孤独着。谁在云之下沉醉,为一支笔的存在?
生非极尽意,因了有悖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遭贬,一降再降。人生的断崖恰是一支笔淋漓写意的最娴熟期。
《倪宽赞》墨迹:楷书50行,共340字。是其晚年书。明杨士奇: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原迹在台湾)
城市的雨淅沥沥地落在寂寞之外,眸光拥抱着墨迹取着些许的暖意。
看见的人生,相似的寻常;看不见的人生,惊人的坎坷。
季节的歌在唱深秋的冷——听,一滴墨汁在纸上绽开的声音。
地址:浙江 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