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雨.意朦胧
潘碧秀
撑一把油纸伞,行走着、凝望着,找寻独属于灵魂之上的烟雨江南……
散淡的往事不会随雨水而去,记忆影像之上日渐的留痕是披着唯美羽翼的江南背景:陋巷、袅娜影、旋转的油纸伞……
仄仄的小巷,下着细细的雨,一际视野里是单一的黑瓦房、砰然溅在青石板上的水花,因了脆脆的脚步声而斑斓:巷的女孩,是雨里唯一的主角;苍茫的老屋、近檐的窗斜伸出的花枝皆成了淡淡的衬。
原来世间最美天使的降临竟是如此简单,没有程序,在些许落寞的守望里,如只蝶乍扑视野里,是凝固色彩的一点灵动、一点挪移——长长的巷、灰灰的墙,黄色油纸伞下淡紫的旗袍(想象中应是这样的),生命的跃动在复活着一片寂寥。仅仅一瞬间,巷如音符跳跃开了,墙如风中柳颤动起来了。一切在年轻的感染中生动着。
在淅沥雨中读《雨巷》、夜的黑里无边音乐的美里遐想雨巷……如诗万幻般的情境零总却不重样。
生,拽一角雨巷去抵挡纷扰,不是唯美,却恰好。
颀长的影,是着着杏黄的长裙抑或是淡淡如青花瓷色的旗袍?……遐想的空间有多迢遥,词汇就有几多纷呈,因了江南易生梦的情境。
江南雨隐着一种眸光探及不到的韵,那韵夹在诗词里,是“丁香一样的忧愁”;含在女孩低敛的睫上,是“哀怨又徘徊”。
诗人心,如水晶,在江南雨,意朦胧里。
杭城的窗、香港的窗,望尽无数巷,掩不住万段愁。一份恬静,于书的沉溺已成了生的奢求。
《雨巷》的主人戴望舒前半生、后半世如乱了的戏上场,逃离了诗人曼妙的想象之外。
灵魂揣着世间最单纯的美往奔游的路上走,再寂寥亦不孤单。
戴望舒23岁时随手写就的《雨巷》成了其一生的经典。每个人一生都有一桩精粹的往事值得提及、纪念。
和诗人分享江南烟雨迷蒙,天堂杭州多胜景,用一首诗去唤醒一条巷的故事,用一介凝眸去捡拾醉在风里的朦胧意。
把美蕴在心里,持久的,成林,蝶来翩跹舞……
(杭城一介诗人,戴望舒,大塔儿巷11号,是其故居。)
地址:浙江 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