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烟霞览洞记》潘碧秀

(2011-01-31 22:57:28)
标签:

散文

杂谈

                                   烟霞览洞记                                    潘碧秀

    烟霞岭在杭州南高峰下,素以洞出名;烟霞岭,正以“烟霞三洞”这道迷人的景致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光。
    烟霞三洞指石屋洞、三乐洞、烟霞洞。石屋洞深八米、宽十米,由于其宽敞如屋,故名为石屋。游人游览于其中,宛如处在一个偌大的厅中。水乐洞是一个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洞中有泉,泉水叮咚,铿锵悦耳。
    我最想去看的是烟霞洞,那西湖畔最古老的一个洞。洞高四米,长五十余米,脚刚一踏入迎面而来的是幽深、扑朔迷离。洞道平直,似一长廊,深深浅浅,洞中除却形态各异的乳石垂挂外,还有五代石刻佛像38尊;在洞的两旁还有宋代雕刻的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造型极具精美。望着这些佛像,想起曼殊裴儿的“活他一个痛快”;想起了生命的简约和神奇,在灵魂绽开的同时,涅槃了自己。
    人们去烟霞,大抵有两个原因:一为落霞,二为石洞。去石洞往往是追寻梦中的洞影,体味一番不见日月星光的生活,抑或是捡拾一段山中洞里的思想,梦回往昔。
    览洞的情调相对于山来说:于洞中,没有山的蓊郁树林的映衬,没有青翠的感觉;于洞中,人似乎浸染在一种考古的氛围中,寻觅的不仅仅是一种游山玩水的新奇,更多的是探求一份除却山之外的隐蔽所在。相对于山,石洞的情调更是迷离多姿,这里的一切是凝固的,石乳便是;又是挟待着鲜活生机的,那潺潺水流便是。
    山演绎的是视野无度的广泛空间,而于洞,却罩在一介尺度可量里了。不禁想起了小说和诗歌:山可譬之为小说,很长,很值得人去徜徉、留恋;洞则可譬之为诗歌,虽短小,又确非“田亩可量”(徐志摩语),虽小,却也值得深究,寻味到其深层次里去的。洞所演绎的情趣。如支掩藏于历史幽深中的笛箫,不经意地吹奏中,淌处一首古朴至极的曲子,让前行的旅人欣然感受这沧桑的古韵。
    晚霞恋着山峦,极尽洒脱地挥抹着余赭,倚着烟霞洞,生的幻梦无数自然而然便滋生了。
   
地址:浙江 潘碧秀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邮编:3255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