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周庄
潘碧秀
苏南的周庄,因“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独然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养出了一派独然的江南水乡性情。有人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周庄。
周庄的建筑,是江南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的象征,已默默走过了900个年头。
走进周庄的高墙窄弄,彷佛走进周庄的历史:古朴庄重的青石板路、满布苍苔的石板桥、黑白相间的墙......
步入古民居,红灯笼、黑色花格子长窗、潺潺向前的水流,似乎挟着明清时翦翦的风,撩拨着游人的思绪往前、往前。周庄以其明清时代的宅院古居、粉墙小院、一片远远遁世的宁静吸引着游人。伫立河埠头,望水与房舍的相依偎,看手摇船、褪色的朱门似诉说着旧日的繁华。
观周庄晴时,似一位饱读诗书的女子,带着些许忧伤和抑郁。阳光应在古民居上疏朗地照着,那里游人如织;黑色花格子长窗也闪亮闪亮的。观周庄的雨时,烟雨里的周庄,蒙蒙的,斜风细雨里编织出灰灰的矮房的轮廓线条。一条河、清清的河,披一身的桨影、屋的小影,斑斓多姿地渐溶入远天的青霭。周庄如截烟散淡在雨雾里。且看这河畔的景色,青石驳岸、蓊郁的树......
周庄的每一桥每一房,彷佛都沾上了浓厚的文化味,在古朴的双桥下,水流潺潺。据说这里曾是文人雅士云集的地方。在周庄的巷子里走,不用带书,在这明清时遗留下来的庭院、棋楼、迷院中一走,也会沾袭一身书卷味回来。周庄远离尘嚣的空间,在江南的乡间活得逍遥。我着实想仿一回古人,着一袭竹布青衫,支头晃脑地诵一些古旧线装书里才有的词句篇章。可一开口竟一半是往昔,一半是现代了。
周庄是溶于水的,河水潺潺流过,有了石埠头便缱绻缠绵了。水乡江南应是杏花春雨的箫声、丝竹向晚的,而我在这儿听的多的却是小舟的“欸乃”声。
走出周庄,回头望望那嵌在星罗棋布的水乡中的古镇,不尽陷入了沉思:我触摸到得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触摸到了一脉沿袭明清的水文化了?
地址:浙江 潘碧秀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邮编:3255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