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农田的守望者》潘碧秀
(2009-10-11 18:06:05)
农田的守望者
潘碧秀
思绪在水乡,一个叫同里的古朴小镇飘飞。青石板路、白墙黑瓦、披蓑戴笠的老农,一手荷锄,一手执笔,可笑吟吟地身影从一首唐诗中步出引领我们走到一脉田边。
江南水乡的情致总是让人辨识不清雾和雨,湿润润地迷了眼睛,水乡青石板路宽宽地直抵河埠头,谁落魄地醉酒走过,扔一径的诗让旁人捡拾了?这晚唐的才子如水乡一株草恋上了太湖畔的同里“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放扁舟,挂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太湖三万六千顷,水天一色,直入空明”,这超脱的时光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富裕水乡滋养的细腻情怀,属于一个文人的,如段尘烟氤氲在同里上空;同里,因了陆龟蒙而有了别样的层次。
田垄尽头处的炊烟,袅袅上升着,诉说着乡野时光的淡然无痕。
这个不甘寂寞的灵魂隐匿在乡间,高荷着锄,睿智的眼意味深长地观着晨曦、暮落,时光在他心头流淌成一首朴实的田园诗作。
朝野之上没有方寸之地可伫足,这顷顷田亩之上纵横的阡陌间让陆龟蒙肆意地挥写着智慧和创意,阳光下淋漓尽致。
一畴田、琳琅满目的作物,蓝天、白云下成了陆龟蒙的战场,水乡白墙黑瓦的情境在斗笠的后方,闲适的从容和忙碌在锄头那一端日复一日地不懈着。在文字之外的世界里书写另一个诗意的世界,一样是分行的,纵横的阡陌上植有江南雨、燕雀啼……
陆龟蒙的曲辕犁和《耒 耜 经》如今依然在泽被着世人。
水乡同里因了一介农夫的影像陆龟蒙更显得扑朔迷离。
缤纷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阳光披洒在田野,这是诗人文字之外的另一份欣喜。
诗人在田垄之上高荷着锄,写意着别样的词章,雉鸟、虫鸣、泛漾着缤纷落英的溪流……是诗人不懈的缘由。
眸光逡巡在这片叫同里的土地上,一方水土栖息了一个灵魂,一介灵魂因了一方水土而变得诗意斑斓,灵魂在头颅之上高飞,是这方水土的庆幸,还是诗人的庆幸?
诗人和世界之间是文字和农田,我和诗人之间遥遥望着,隔着一条究不可及的水岸,那植有芬芳植被、优雅的水岸。
想诗人在田间耕作时,可否有属于乡野的鸟停歇在其肩膀上和其一起守望?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举进士数不中来自姑苏的漂泊者,如一叶小舟泊在了同里,有着百亩瘦田,自得其乐地称“江湖散人”。
“春来何事恋江南”因了江南独有的韵味,独有的伤怀,站在水乡同里,望着无边的古朴,捡拾起一枚秋的金黄的叶,卷了边的脉络上细致地写意着江南的风情。
推开装满书籍的窗,满眼是斑斓的田,即便是瘦的,也是风味独具的,小睡醒时榻旁有书,写字疲倦时有田耕耘,累时小卧田埂看小虫的缓爬、豆夹如何攀附加在细细的竹竿上,生的闲然境界唯有此了,一醉一陶然,生复何求?
时光淡去,同里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一个身影,那是一介农夫,一个闲闲的游者,一个满腹才华无处施,隐忍的诗人。
有人说,田野、炊烟、虫鸣、蓝天以及蓝天之外一切可以遐想的事物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心茫然时,坐在田边想想陆龟蒙——这诗意的农夫,一切都会释然的。
地址:浙江省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