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到底是跟着价值走,还是跟着资金走?昨天我们是从中报看了价值,今天我们要从中报来看看资金。资金在二季报的时候囤积在哪里?那么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它们又流向了哪里?未来两个月,它们还会流向哪里?

机构二季报已经披露,2009年上半年,上证综指狂飙1000点,各个板块轮番起舞,将2008年全年熊市的悲情一扫而光。8月,是上市公司半年报公布最密集的时间段,中报披露逐渐进入收官期。那么,在上半年,主力机构到底"进驻"了哪些股票?这些股票是否有投资机会?那么2009年下半年,在市盈率高企、多只个股已经翻番的情况下,A股将如何走?多数基金公司公布的下半年策略给出的答案是“看多”。那么三季度,主力资金的动向又会剑指何方?投资机会在哪里呢?二季报,机构资金告诉我们什么?投资者如何追逐主力动向?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就上一回《追寻业绩浪》之后再次探寻其中的答案!!!

银国宏: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

刘舒:
中原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林耘: 资深财经评论员
银国宏:二季报中缺了一块,8月份这一个月,空一快很致命。因为我们知道八月份一个月发生的这种剧变,足以导致很多机构在这个月。它的仓位,它的配置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能我们那个时候看到的仓位是85%,那今天来讲可能已经是80%。基金5个点的调仓,对于市场来讲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它是一种趋势的叠加者,它不是第一波出来去形成趋势的,那么这个时候来讲对市场影响很大。同时来讲这个仓位降低的过程中就是意味着它在持仓的结构。下一步来讲,它会被持仓结构调过来。这一调仓位的下降和结构的调整,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我自己大概可以总结这么几点。我觉得第一个来讲从行业的角度来讲,我们通常基金是做配置,那些行业是超配。所谓超配的行业来讲,通常都属于他比较看好的行业。那么二季度非常典型,是金融和地产,而且超配的比例比历史上,上一轮2007年的牛市,2006年、2007天的牛市超配比例还要高,所以说金融地产加上采掘业。那么第二个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它减仓的对象非常清晰,都是一些非周期的。比如说医药,农林牧渔,包括机械设备等等,而且减的幅度应该说也是比较大的。第三个来讲仓位,仓位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达到了85%甚至更高的水平。这三点来讲,是二季报给我们透露出来最重要的信息。8月28号的数据显示说基金的仓位并没有降低的很多。按照最新的,按照我们研究所的测算来讲,基金大概是降低了5个点左右的仓位。基本上来讲从729点大跌开始,基本上每周都会有所下降。有的时候快一点也就是一个点多一点,有时候慢一点不到一个点。那么整体下来的话,我们测算下来的结果大概会下降5个点左右。那么折算成钱,我想应该是在一千亿以上吧。
一季度基金是防御。应该说整个一季度来讲的话,虽然说市场已经开始转暖,但是一季度整个基金的这种投资的策略还是谨慎。三季度从我现在,按照八月份一个月的走势判断来讲,我觉得会重回防御。基金之间的差异确实很大,其实当时整个市场到3400点的时候,如果大家仔细看一些数据的话,已经有相当多的基金,已经超过了6000点的净值。像华夏的一些基金,包括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像易方达,他们都有一些基金达到了6000点的位置。那么包括封闭式基金的净值的价格,和6000点相比,实际上以6000为1的话,它可能已经达到了一点零几,也就是也超过了6000点的净值。所以我觉得基金本身内部的差异化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最近新发的一些基金来讲的话,迅速发完以后,短期内快速建仓,那么实际上净值下跌幅度也会很大。所以我觉得在市场波动势头来讲,对投入者来讲的话,是最好的一个什么机会,是来去评价基金的一个机会。实际上来讲的话,我们要通过基金的这样一种净值的变化,来去评价一个基金。它在管理这样一种叫择食方面的能力,通过季报所持的重仓股来去评价它的择股能力。
刘舒:二季报后他们投资思路经常变化,他应该更多是考虑股价和相对在市场中定位的股指的比率。为什么刚才银老师讲到的,他调整了一些仓位。你比如说医药,比如说农业,那么这些股具有什么特点?实际上从6千点下来,它调整不够充分。那我们看到重点加仓的这些股票或者这些行业,应该说在地产和银行里,这些股实际上是跟随大盘调整,都有60%。尤其有色金属这块,采掘业来看,有的甚至达到80%,90%的跌幅。那么这个季度翻过手来以后,减过来以后,到2000点以下。它再去加仓这些东西,应该说具备超跌这个性质。所以说短期它的收益会更明显,那么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市场给的事实也是这样。农业也好,医药也好,整个在前一波行情我们发现它抗跌,在这一波行情中也发现非常滞胀。所以这种调整,从策略上来讲因此是对的,那就是减持被低估了,起码阶段性比较而言比低估的。应该说基金整个在2009年上半年做的一件事应该就是自救。从煤炭股、有色金属股、银行股和地产股走势来看,它明显的是在自救。从这个盘面上来看,从整个仓位的调整和在低位加仓这个节奏上来看。它基本上都加的原有的,它看上的这些股票。结果虽然涨幅不一定说跑赢大盘或者说整体涨幅不是最好的,但是相对来讲,从它这个低位加仓以后到目前,到8月初这个阶段来看,基本上能够完成从高点到低点,既有自救又有获利的这么一个投入。这种抛售和减持实际上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更多的发生在3500点之下,也就是说在3500点之下。它减持力度是非常明显,非常大的。但是从3500点之上,从数据上来看减持并不明显。那么回过头来,我们今年也看到,在2500点之下它补仓的力度也不大,反而在2500点之上开始逐渐的回到了这些。实际前几年社保一直是委托基金公司在管理。经过社保仔细评定以后,它避嫌2008年的下跌,它这个理财能力也不是很符合它的要求。相对来讲它有一部分拿回来自己做,那么社保实际上咱们刚才一直说,有一个大家一直困惑的问题,就说社保它为什么跑的快?基金刚才林老师也讲了,它更多的是受普通投资者申购和赎回的影响。那么你实际上我们说,我们在责怪基金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一个现实。3000点以下基金是发不出去的,反而过了3000点,普通投资者或者大多数投资者认购基金的热情才高涨起来。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拿到钱,所以说这个结构肯定要弱于市场或者慢半拍。
林耘:基金它总体的做法,跟一般投资者还是不一样。一方面是需要对宏观经济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另外它对资金的依赖度也非常高。因为它的钱并不是自己的钱,老百姓愿意拿钱给他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做多,有能力去做多。所以基金这种投资风格的专项,既依赖基本面的变化,也依赖基金面的一个变化。那么在整个二季度里头,一个是基本面的变化非常强烈,有前期的这种大量的这种经济刺激计划,逐渐的产生效应。从宏观数据上面看到了变化,给基金做多。比如说宏观经济的复苏找到了数字上面的预期,所以它整个配置方向上面往敏感度很高的周期性行业切换,这是风格上面的一个切换。第二整个基金随着股市的一个逐渐地从低迷走向活跃,走向狂热。资金的来源很多,所以这个时候资金开始大规模的流入基金里面。它有了做多的动力,有了力量,所以它在配置方向上面。社保基金它有绝对的主动权,它想买就买,想卖就卖,钱都是自己家里管的。那么公募基金它有一个软肋,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投资者的情绪也低迷。所以这个时候,它的资产规模也会比较小一点,随着市场的一个狂热,投资者买基金的积极性就上来。所以公募基金它的特点就是,它卖的最好的时候,可能市场就见底。保险它还是脚踏两只船,它有自己独立投资,而且在最近这波行情里头,大家还发现保险机构能够拉公募基金的绳。因为它的买进和赎回就决定了公募基金的一个,部分决定了公募基金的操作。从这个角度来讲。首先它的投资品种就限定了,就决定了它相对来讲更容易跑一些。第一明显亏损的企业,它是不允许沾的,它是禁止投资的。还有ST,还有明显预计业绩下滑的,还有一个就是12个月,如果这只股票涨的超过100%,它是不允许投资的。也就是说它这个基金在一开始设定或者说资金流向去的时候,他肯定要选那种涨的非常弱的股票。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9月4日晚21:55《大资金的轨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