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龙年话说“龙抬头”——毛毛虫童书馆

(2012-02-23 11:01:28)
标签:

转载

分类: 公益讲座
大家二月二快乐!

今年是龙年。今天是“龙抬头”。根据中国古代的传说,在地底下蛰伏了整整一冬天的神龙,每年都是在这一天听到阵阵春雷,才能睡醒。只有它醒了,万物方始复苏,老百姓也是从这一天开始耕田播种,当年的“五谷丰登太平秋”才有指望。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头,除了龙年的春节,“龙抬头”可算是唯一一个从头到脚都离不开“龙”这只神兽的节日!而在龙年的二月二,咱们这些“龙的传人”,好好说道说道“有关龙的一切”,也显得格外有意思。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其实也就是古人祭龙神的日子。龙被古代中国人视为统治水域的神兽,这么一来,播洒甘霖的工作自然也就交给了这个“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的“鳞虫之长”。二月二,刚好捱过了正月的寒冷日子,天气即将转暖,百虫开始苏醒,是开始农耕的好时机,如果这时能下一场及时的春雨,田里的收成才有指望,这一年也就有了个吉利的开头。所以,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在二月二舞龙戏、祭龙神,目的就是为了求雨、“迎富贵”。

    从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里,也可以看出“龙抬头”对农耕民族的意义:有一年,关中大旱,民不聊生。玉皇大帝心中不忍,命东海小龙前去救天下黎民于苦难之中。可小龙下凡后,忍不住钻进龙河玩耍,反而把播雨的大事跑到了脑后。一个小伙子,为了让乡亲们活命,千辛万苦找到了“降龙木”,前往龙河制服贪玩的小龙。小龙无法,只得抬头腾空,冲霄而去,降下大雨,这才消解了民困。“龙抬头”就是因此而来。人们在此日祭祀龙神,所以这一天又叫“春龙节”。

    为了能在这一天顺利迎到龙神,古人立下了很多规矩。既然是龙抬头,就得把龙引出来。每到二月二这天,各家大人一早儿起来,就得拿根长竿敲房梁,这是要把龙叫醒;从大门外到屋子里,再到厨房绕水缸一圈,都得撒上石灰,这叫做“引龙”;从初一到初三,绝对不能动用剪刀和针线一类的东西,怕扎瞎了龙眼、划破了龙皮;扫地也不行,怕触了龙头。

    除了这些仪式和忌讳,“龙抬头”这天吃的东西,也都被以龙身上的各个部位命名,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元宵叫“龙眼”,面条叫“龙须”,火烧叫“龙舌”,饺子是“龙耳朵”,春饼是“龙鳞”,米饭是“龙子”,馒头是“龙蛋”,鸡爪是“龙爪”……当然,这些叫法,都是为了沾上点“龙味儿”,讨个吉利。

毛毛虫童书馆的第五辑图画书《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其中之一就给孩子们介绍了《二月二的故事》。大家关于看完故事,别忘了煮上龙须面、摆上鸡爪、炒上些黄豆,全家一起“龙抬头”噢!

http://s5/middle/60e7e92ctb98948ea9cb4&690

http://s14/middle/60e7e92ctb9894ea8bbed&690

http://s10/middle/60e7e92ctb98950373b29&690

http://s8/middle/60e7e92ctb989534b0a37&690

http://s5/middle/60e7e92ctb98955db3154&690
以上图片选自毛毛虫童书馆第五辑《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二月二的故事》


  毛毛虫童书馆祝大家“龙年龙抬头”!!节日快乐!!!


http://s6/middle/60e7e92ctb989567e3025&690

http://s11/middle/60e7e92ctb989570bfeda&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