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好学生沦为美国“坏学生”,该如何拯救?

(2015-07-09 23:20:30)

陈航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所谓的好学生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下课后,学生不是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而是乖乖地回家完成排山倒海的作业,甚至还有课外作业。在这种论成绩的教育下,中国培养许许多多这样的所谓的好学生。可是这样的好学生在美国同样能成为好学生吗?

 

众所周知,中美的教育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课堂中,中国的教育善于把结论给学生,让学生记牢这个结论即可。而美国的教育则善于鼓励学生去推理和总结结论。在课外生活中,因为赶着完成繁重的作业,学生在中国很难有空余时间参与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相反,在美国,他们认为课外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能挖掘和培养自己的爱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说,在中国,你可能是一名好学生。但当你来美求学后,如果继续使用这种标准来学习,很有可能好学生就沦为美国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小曹,跟一般普通的中国孩子一样,离别父母,远渡重洋来美求学。因为不善言表,不习惯美国的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所以他的成绩并不理想,渐渐论为“坏学生”,无奈转学到西雅图读语言。为了能早日摆脱这种困境,情急之下,他求助于美国厚仁教育,希望能通过学术辅导提升成绩。

 

当厚仁老师第一次接触他时,发现他其实并不是所谓的坏学生。在学习上,小曹还是很认真地对待,不仅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按时完成布置下去的功课。但不足之处就是他不太爱主动讲话,除了上课外,基本都是待在家里。针对这种情况,厚仁老师知道,要想在美国获得好成绩,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模式是不行的。所以,厚仁老师开始分享当年老师来美的一些所见所闻,他听了老师的分享后兴趣十足,并开始尝试打开心扉,与厚仁老师一起交流来美的感想。在接下来的辅导中,厚仁老师不仅针对他的学术辅导制定了相应的辅导策略,同时也慢慢开导、鼓励他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且去参与一些课余活动,认识更多的朋友。在上完一个学期的辅导课后,小曹的成绩越来越好,并且顺利地转入了西雅图某学校。同时,他交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且都是积极上进的朋友,这让厚仁老师倍感欣慰。

 

经过一年的辅导,小曹的成绩一直都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对于美国的学习模式他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为了能尽快地达到正常的学术课程的水平,小曹还是继续选择厚仁教育的老师来辅导他的学习。他不骄不躁,踏实勤奋地跟着学。课余时间,他也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增强沟通能力。

 

也许大家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个故事很稀松平常。对的,正因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留学美国的孩子,但也是如今大多数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个写照。其实每年能去到常青藤的中国留学生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像小曹这样的情况。中国式的好学生来美国有可能沦为“坏学生”,留学生们应该警惕中美教育差异,尽量融入美国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美国学习中取得较好成绩。

  

(版权完全所有,任何文字和段落皆不可引用。欢迎全文转发,必须注明出处:陈航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