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物业税是合法的善税吗?
(2009-06-06 11:27:39)
标签:
房产
地方税
纳税人
个人税
中国
民生
|
分类:
中美地产业
|
引子
中国发改委2009年5月19日发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其中这一条“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引起了异常关注。
面对将要来临的物业税,建国以来没有此制度先例,大多数民众对税制运作,实施,影响存在很多疑惑。即使是中国业内人士和政府专家,也缺少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一时间,民众和业界对物业税,充满了诸多兴奋和恐惧,谣言和猜测。
我和青忠贵先生共同创办了“美中城市与地产交流促进协会”,近期我们会围绕物业税一同写一系列文章,希望让一般民众对物业税有个整体的认识,也希望和业界
交
流,探讨。作为业界人士,我们对中美地产行业略有所知,有责任共同探讨。我在美国从事地产业多年,有地产经纪商的执照,是地方政府的长期规划委员会委员。
我的公司也专门帮助房主申诉房产估价,减少物业税额。对美国物业税制度的里里外外,略有所知。
讨论物业税的目的,绝不是要拿美国的制度用于中国,而是通过比较,取长补短,形成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这也是我们创建地产促进会的初衷。
我们计划写这几个题目:1)地产税如何成为善税;2)地产税的意义在于引入行业制衡机制;3)地产税对房价的长期影响;4)地产税的评估体系;5)地产税的复议体系;6)地产税对政府,民众,开发商,谁的影响最大。写作的形式是以系列文章方式,一人写,一人评,或者合写。
正文: 物业税是合法的善税吗?
开宗明义,谈谈物业税的定义和合法性。
物业税,是对土地和房产从占有征收的年税,也叫地产税,在美国叫Property
Tax。物业税的数额,和房产的价值成比例,每年都要交。美国一般物业税的额度是每年交房产市价的0.8到3%。
政府开征物业税,师出有名。物业税,政府收得名正言顺。当前一个说法,公民没有土地所有权,所以政府征物业税不合法。这个说法是欠考虑的,土地使用人占有,使用了公共资源,政府当然有权征税。征税是政府的合法权力之一。如何征,何时开征,只要通过一个法律就行了。征收物业税的法律基础,有理有据,有名有实。
物业税是个全民税,地方税。物业税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
*
全民税,指的是凡是拥有房产,都要交此税。不论是私房,商业房。当然也有免受物业税的房产:一般对政府的房产,和非盈利公益机构的房产(比如医院,学校,
教堂)。因为政府自己向自己收税多此一举,徒增手续;政府一般要发展和鼓励非盈利的公益机构,这样也可以降低非盈利机构的成本,也减少另外拨款。
*
地方税,是指此税取于地方,用于地方,只在本地区使用。本地区,在中国一般是指地区,市,县。地方税,一般不要上缴到中央和省里。在中国,应该是“地税局
”管辖,而非“国税局”管辖。对于房产税的具体协调仲裁执行,也由地方实行。发改委的文件里,也提了此次改革为了“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逐步建
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从我的分析,中国政府征收物业税,有两个目的:
1. 得到长期稳定的地产税财务收入。
政府所有的城市可开发土地也出让得差不多了,过去政府出让土地,也得到了很多的收入。今后如何持续从土地得到财政收入,是政府关心的。政府也是机构,需要经费,无可厚非.
2.抑制房价,防止过高房价引起民怨积聚,楼市崩盘。这是为了稳定,也为民生。
中国政府不差钱。中国当前的各级政府,其富裕程度超过中国历代,也远超当前世界各国。举个简单的例子,北京海淀区的区政府大楼,比美国宾州的州政
府大楼还
要气派。海淀区的公安局大楼,在规模和人数上,比我们匹兹堡警察总部的十倍有余。政府的钱花在哪里?钱花得是否合理?地产政策专家陈保存给我举的一个例
子,河北一个公社的政府,20年前40个人,现在有两千人。政府如此的花销,民怨很深。如果这是民众用物业税买单,可能会使矛盾激化。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现代税制的核心问题,既“不给代议权,就不得征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政府征税,最终目的是用于社会发展。如果纳税人对税务没有发言的代表权,此税征收的合理性就受到质疑。政府的税,包括个
人税,商业税,和物业税。对于个人税和商业税,都是增值缴税,既是纳税人有收入或者增值,盈利,才纳税。有时虽不情愿,但是总算税少于收入。
物业税的上缴,有强制和被动的特点,所有是纳税人关注的焦点:
* 被动强制交税。不管收入或者盈利与否,只要拥有房产,都要缴税。
* 基本无法避税。只要房子在,房主就要缴税。不像公司税,可以用其他支出相抵。
* 数额巨大,和房价直接成比例。
* 长期持续缴税。每年都交。
对于物业税,这个代议权的问题一定会变得非常尖锐,政府要有考虑。纳税人每年交了物业税,就自然要求要对税的去向有代议权。物业税是个全社会都要交的税。
在美国,一个两万户的地区,物业税一年就可以收到两亿多美金。中国的城市房产单价不差美国,居民密度是美国的数倍。这样一笔
物业税每年收上来,是个天文数字。
政府收上了物业税的钱,心里很舒服,拿着会烫手。以当前的政府人员的自律能力,和社会的监督制衡机制,这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这也是政府对物业税这块碗里的肥肉迟迟不下筷子的原因。
物业税的钱都是当地居民和企业交的,如何花,所有当地纳税人的眼睛都盯着。这是个公众的问题。我所在的学区,每个中小学童每年的教育经费是1.4万美金,都是从物业税来的。
物业税如何能成为善税,这里有几点建议:
1. 地产税一定要全部用于地方。
2. 地产税的去向要透明,用于当地,要有民众代表监督,并参与决策。
3.
地产税的分配要合理。建议七成给当地的学校,其余给区,市政府,做到税用于民。房产税可以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4.地产税的税率要由当地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税率要由当地实际情况定,建议当地税务评定委员会中由至少半数由当地居民担任。
以上四条中的后三条,在中国当前,都很难做到,其主要原因,是政府的一家独大。如果引入物业税,地方政府会需要纳税人的支持,这可以有效引入纳税人和政府
之间的制衡机制。只要做到第一条,税用于当地,决定于当地,其余具体的机制都好解决。如果物业税的税款去向不明,助长腐败,冗员低效,其后果,会引起民生
的大问题,不可不察。不过物业税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成功运行的经验。
运行得当,物业税是个善税,是活水,滋养各方;运行不当,物业税是个恶税,是炸弹,鱼死网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