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钱的中国人来搜房了 -文章功夫在诗外

标签:
中文英文文章商业房产抄底文化房价房产 |
分类: 美国房地产投资 |
今天美国一个大报纸三藩时报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发表了文章: Moneyed Chinese Come House Hunting
,直译就是,“揣着钱的中国人来搜房了”

自己手痒,也操羊刀,班门弄斧,写了一篇英文文章:
Chinese US Bottom Fishing Group - Myths and Facts
(中国的美国抄底团 - 传说和事实)

今天不谈什么地产投资,抄底美国,媒体忽悠。不说内容,只说文笔和用词。人家只用了5个字,就看出来了,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半山腰(俺还是稍比地下强一点的)。俺用了8个字,外加一个标点,还是没有人家的有力。一看就知道咱出身是山寨的羊倌后代,只能听得懂洋洋数语,说起来洋话,写起来洋文,就露馅了。
那个记者昨天电话采访,一口标准的英国口语,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原来文笔也是精炼。看看他的简历,原来这Andrew Ross是三藩时报的铁笔杆,这篇文章也是发表在“底线专栏”里。
都说中文简练,我们的古文是微言大义,外国人的看不懂。非也,非也。看人家这英文功底,寥寥数字,也把问题讲清楚了,要翻译成中文,要用11个字。
而咱自己写的这洋文文章,用词,做句,实在是土,写写技术文件还行,到了写文字较汁的时候,就力不从心了。
好文章的后面,是思想和文化的积累,文字的锤炼。想起一段轶事,王小波在匹兹堡时请许倬云先生给文章提意见,许先生说,文字是矿砂,是铁坯?是绸料,是利剑?全看有没有炼字的淬炼功夫。许先生说,这番话,王小波是听进去了。他后期的文字精当洗练,确是花了功夫推敲过。 当年林琴南,不懂洋文,硬是出了大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下发行量过万,他找个懂洋文的给他讲文字,然后按照意思,写成文字。他把载体和文章完全分开了。枯燥直译,没有激情,不经锤炼的文字,永远成不了真的文章。

自己手痒,也操羊刀,班门弄斧,写了一篇英文文章:
Chinese US Bottom Fishing Group - Myths and Facts
(中国的美国抄底团 - 传说和事实)

今天不谈什么地产投资,抄底美国,媒体忽悠。不说内容,只说文笔和用词。人家只用了5个字,就看出来了,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半山腰(俺还是稍比地下强一点的)。俺用了8个字,外加一个标点,还是没有人家的有力。一看就知道咱出身是山寨的羊倌后代,只能听得懂洋洋数语,说起来洋话,写起来洋文,就露馅了。
那个记者昨天电话采访,一口标准的英国口语,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原来文笔也是精炼。看看他的简历,原来这Andrew Ross是三藩时报的铁笔杆,这篇文章也是发表在“底线专栏”里。
都说中文简练,我们的古文是微言大义,外国人的看不懂。非也,非也。看人家这英文功底,寥寥数字,也把问题讲清楚了,要翻译成中文,要用11个字。
而咱自己写的这洋文文章,用词,做句,实在是土,写写技术文件还行,到了写文字较汁的时候,就力不从心了。
好文章的后面,是思想和文化的积累,文字的锤炼。想起一段轶事,王小波在匹兹堡时请许倬云先生给文章提意见,许先生说,文字是矿砂,是铁坯?是绸料,是利剑?全看有没有炼字的淬炼功夫。许先生说,这番话,王小波是听进去了。他后期的文字精当洗练,确是花了功夫推敲过。 当年林琴南,不懂洋文,硬是出了大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下发行量过万,他找个懂洋文的给他讲文字,然后按照意思,写成文字。他把载体和文章完全分开了。枯燥直译,没有激情,不经锤炼的文字,永远成不了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