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遏抑楼市措施「有料到」吗?

(2013-03-12 08:37:19)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的精品文章

政府多次推出遏抑楼市的措施。以我的理性分析与三十多年在行内的经验,我认为这些都是会产生实效的措施。但不知为甚么,措施推出的第二天,已有人可以下结论,认为措施「冇料到」。

 

其实,不少在传媒上看到的高价成交,皆是在措施公布前促成的。一份老牌财经报于35日还在说「DSD个案涌现」,但实际上因DSD(指双倍印花费)而却步的买家远比无惧DSD而入市的买家多,真不明白「涌现」一说何来?传媒的责任是把实情告诉受众,但这是实情吗?

 

政府推出的一连串遏抑楼市需求的措施,都是一些清晰明确容易执行的措施,以香港公务员的行政能力,可以预期措施将会100%得到贯彻落实。

 

所以,只需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以知道措施的影响力。因此,在今年刚开始的时候,我已预言2013年的楼市可能会出现调整。因为市场上的大部分买家,都会因交易费用的大幅增加,而只好选择离场。 

 

通常,楼市在复苏初期,动力来自用家的刚性需求;但当楼市进入牛市的兴奋期后,动力主要来自投资与投机的需要。政府的额外印花费措施,已令住宅市场上的短线炒家全面离场,中途转让(Confirmor)的交易少了九成。其后的买家印花费措施,则令非本地买家与机构投资者的入市意欲大减而最近的双倍印花费更令冷却的范围扩大到本地投资者,连工商铺的投资也一并受到打击。现时市场上剩下来的,只余一批负担能力追不上现时楼价的用家。试问在这种形势下,牛市的兴奋期还可以持续下去吗?

 

香港的楼价能升上这个水平,主要不是靠用家,而是靠投机者与投资者;现时投机者与投资者已大部分选择离场,楼价已不可能不从水平向下调整。我以这么简单的推论去预期政府的措施有效,却被标签为「梁粉」,难道要我学某些传媒那样,为了反对梁振英,不但公器私用,而且不惜利用读者的资金去作反梁的「炮灰」?这对得起读者吗?

 

我其实并不赞成梁振英不断增加各式印花费的措施,因为这会妨碍市场的正常运作,我只是基于事实指出措施会有效吧了。想不到我的独立思考竟不容于反梁阵营,硬要扣我「梁粉」帽子,以令人们对我的意见戴上有色眼镜,不再参考我观察。

 

我相信,反梁阵营之所以要把这些措施说成无效,目的就是要逼梁振英一再出招,并且不断加辣,最终出错招把楼市「辣死」。现在看来,梁振英已中了反对派的圈套;只可惜香港人也得为此而付出代价。

 

刚推出的双倍印花费,已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身重量不多,但因为骆驼原先已背负了不少重量,只需增加少少已超越了临界线。我相信,本港楼市的情绪已经逆转,发展商纷纷减价,就是市况转淡的先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