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供应势将增加 楼市将会降温

(2012-09-08 08:21:10)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的精品文章

梁振英刚推出十项新招,希望能把近期过度炽热的楼市降温。

 

所谓十招,其实只有一招,就是增加供应。这个招式,方向正确。只要不断加强力度,应可以逐步改变供不应求的局面。

 

房屋是一种生产期十分长的商品,用增加供应的方法去调节市场,无可避免不能立即见效。然而,若是采用打击需求的方法,如加息、加税、减低按揭成数等,虽然见效更快,但有违政府想帮市民改善居住环境的原意。因为,打击需求的结果,必然是增加置业的难度,令有一部分市民被剥夺了置业资格。这样的效果,不要也罢!

 

现时政府采取的是增加供应的方法,只要供应陆续有来,假以时日,一定可以逐步见效,关键还要看:除了这十招外,政府是否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新土地供应。

 

其实,政府所推出的十项新招中,并非全部都可视作是新增供应。卖居屋货尾、置安心计划由租转售、以及加快预售楼花的申请批核等,都属原先已有的住屋供应,只是在技术上作了一些微调吧了,不会有人因而增加了住屋的机会。

 

比较有实际功效的,是将6幅勾地表中的土地,不等地产商来勾了,而是政府会主动卖。现时勾地表上共有47幅地,若先卖6幅未见效,政府还可以再推10幅、20幅,直到地产商一时消化不良,地价回落为止。若然地价回落,楼市的参与者自然会重新评估形势,然后才决定自己的取态。

 

此外,政府又将36幅原规划作政府、机构或小区用途的土地,改作住宅用途,显示政府正在考虑大规模地修改城市规划,现在先拿政府自己手上的土地改作住宅用地,将来还可以改非在政府手上的农地与工业用地作住宅用途。此门一开,住宅的供应量就可以大增。

 

当然,要大规模修改城市规划,必然会遇到很多阻力。然而,增加住宅供应是全港市民的共同利益,作为政治领袖是不难透过多数市民的民情,去平衡局部地方的利益要求。因此,这些阻力只会是暂时的,不是绝对不可以克服的。

 

政府是香港最大的地主,如果政府有心增加土地的供应,他是有能力做得到的。董建华做得到的,梁振英一样可以做得到。

 

梁振英有心洗脱上任政府向商界倾斜的形象,最有效的方法,将是不顾地产商的反对,坚持不断增加土地供应。因此,投资者不宜假设政府出完十招之后就会停手,任由楼价继续升个不停。

 

现时,社会舆论大都低估梁振英遏抑楼市的决心,没有指出政府的政策已出现方向性的改变。我倾向相信政府的政策会逐步见效,误以为政府「冇料到」的投资者,可能要付出代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