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老鼠与花猫》课后反思
(2011-12-15 22:00:49)
标签:
杂谈 |
2011年12月15日 星四
儿歌《老鼠与花猫》课后反思
昨天下午拿到课题,找大班老师要来教材、挂图,询问她们是如何上这节课的,从孙的课堂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此活动,自我感觉还不错。
活动切入点是寻找童谣的感觉。孙说她上课的时候是从童谣入手的,和孩子们一起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儿歌,就像电影里孩子们从小巷中出来边念儿歌边玩那样,孩子们挺感兴趣,受她的启发,我感觉这首儿歌的确就是一个传统的民俗味较浓的儿歌,内容来自民间故事:十二生肖故事。
由孙的陈述想到我们小时候边跳皮筋边念儿歌的情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我真想也让孩子们一起边念儿歌边跳皮筋,但考虑到现在的孩子很少跳皮筋,这不行。转而一想,孩子们会跳格子啊,这种民间游戏孩子们是熟悉的也是玩得挺开心的,我何不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感知童谣呢?
因此,一切教具思路围绕格子来,将教具展示在方形泡沫板上(正好相当于一个格子),一句儿歌贴一块板子,这样孩子们说一句话跳一个板子,有节奏地跳、说,感觉挺有意思。
为了让孩子们有小组合作的机会,孩子们的操作材料则做得小一些,我用两块泡沫板拼成一长块,将儿歌句子拼成格子状贴在长块板子上,留着孩子们小组发现儿歌、自主学习儿歌和自主玩跳格子游戏(用手在桌面上跳)。
今天和孩子们活动,因为他们事前有过十二生肖故事的铺垫,他们对儿歌理解没有问题,儿歌句子因为逐句逐句看图、分析、思考,最后得出(句子是他们自己发现出来的),因此记得也挺牢,学得也快,说了两遍基本就可以了。整个活动效果感觉还不错。
体会:
1.活动切入口比较准确。此儿歌就是一首有关民俗的儿歌,因此,用跳格子唱童谣的方式进行,很适合,孩子们也挺喜欢,孩子们的节奏感还不错。由于教具比较大,在黑板上展示的时候不可以将整个格子都拼接而成,只得分成了三大块展示,我将每一块都标上了数字,孩子们凭自己的阅读经验,读懂了格子顺序,使得儿歌呈现变得并不显乱,反而增加了孩子们思维力度,注意力更集中于观察图片,从而专主地习得儿歌。
2.教育理念以幼儿为本。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时时提醒着我,我们要以孩子为本,一切将孩子放在前面,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支持者。我总是希望自己处于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与他们一起发现知识,这样给她们以发现的快乐、成功的体验。这次活动我没有采取“教”儿歌的方式进行,而是告诉孩子们我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但是儿歌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了,就记在那些图上,请孩子们帮我看一看、想一想,看看能不能帮忙让我想起这首儿歌。孩子们很高兴地帮我观察,并热心地告诉我哪一句是什么、哪一句是什么,我在孩子们的提醒下,一点点忆起了儿歌内容,然后很快乐地将我的儿歌完整地念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帮我忆起了儿歌,他们很有成就感,这样的活动方式不只让孩子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还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愉悦。看得出,孩子们非常喜欢我,活动开始前和他们聊天,他们很拘谨,而活动结束后他们却主动来找我说话,并邀请我下次还到他们幼儿园玩儿,真有意思,还真从那些小不点儿身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呢。
3.思维的挑战。在做教具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个问题,我将儿歌按正常顺序展示的时候,跳格子就不好跳了,图是倒着的了,因为跳格子的顺序是从下而上的,而我们正常的阅读习惯是从上而下的。因此,我大胆地改变儿歌呈现方式,变从上而下为自下而上,每幅图都标上数字,孩子们自主发现图的顺序,这样的呈现方式是对孩子们思维的一个挑战,也是对他们求异思维的一个培养。实践证明,孩子们还是能够经得住挑战的,他们从图片角落里的数字中找到了图片顺序,自下而上念儿歌、跳格子,说得高兴、玩得开心。
4.不能太从容。由于时间限制,只有15分钟,课堂节奏显得有些快,不允许我太从容,呵呵。感觉自己的开头还挺从容而自然的。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我叫什么老师?”“吴老师”
“是的,不过,你们可不知道,我是属猴的,你属什么?”很自然又很迅速地切入十二生肖的主题。孩子们很快说出他们属狗、属鸡,还说到了十二生肖的故事,因为昨天他们的老师刚刚讲过,还说到了老鼠把猫挤到河里,最后猫没排上生肖。
我马上接过话题:“是的,说起这个生肖,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们常常玩的一个游戏,叫做跳格子,我们还一边跳格子一边念儿歌呢,念的就是关于十二生肖的儿歌,我记得儿歌的题目:《老鼠与花猫》。只是时间太长了,我已经记不太清儿歌内容了,好在我把儿歌记在纸上了,请你们去看看那个纸帮我想想看,儿歌里说了什么,好吗?”孩子们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们四人为一组分别拿着操作材料探究着儿歌内容,根据图、根据简单的文字,猜测儿歌内容。
给孩子们一段自主探索的时间后,我展示出了大教具,让孩子们看大教具一句一句帮我回忆儿歌内容。全部回忆完了之后,我试着将儿歌完整了念了一遍,孩子们也很快念出来了。因为儿歌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因此记得很快,这种感觉还真好!
5.孩子是喜欢活动的。今天刚刚和孩子们接触打招呼的时候他们瞪着我一声不吭,似乎我是个外星人似的。后来我和他们在地面砖上玩跳格子的游戏,他们玩得挺开心,再和他们聊生肖的时候他们开始说话了,属狗、属鸡。活动中请孩子们帮我回忆儿歌内容,当感谢他们时他们是多么自豪啊,与孩子们玩跳格子,他们更是开心,先用手点格了走,再拍手说,再真正用脚跳格子。活动结束了,他们主动找我说话,问我的幼儿园在哪里,当我邀请他们去我的幼儿园玩时,他们也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再去他们班玩儿,并将他们的教室地点指给我。如此短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缘于活动!活动中他们得到了快乐,活动中他们体验到了成功,他们变得活跃了,证明孩子们是喜欢活动的,我的活动设计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