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离开塔尔寺,入住西宁市的大蒙古酒店。第二天一早,导游就将我们早早地催起,说是去茶卡路远,早点出发。
车行一个多小时,来到一玉器店购物,而后又车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克苏尔藏寨,被一藏族姑娘卓玛领到家中喝油茶,看银器,后被领到村里的银器店购物,然后才晃悠悠地驱车去茶卡。唉,整整一上午啊,浪费殆尽。
“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茶卡镇南侧,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面积154平方千米。茶卡盐湖因四周雪山环绕,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天空的蓝天白云,因此被誉为“天空之镜”。
(2016年,茶卡盐湖景色。)
青海八月的天,很热。公路在青海空旷的原野上恣意纵横,大巴车在恣意纵横的公路上急速驰骋。雪山皑皑,原野茫茫,在我们焦急的期盼中,大巴车终于停了下来,导游说茶卡盐湖到了。
茶卡盐湖其实是个盐场,因有了“天空之镜”的传播,久而久之便成了青海的著名景点。站在景区门前,仍能依稀看到盐场的影子。景区入口的大门是排简易的大棚,黑色的棚顶上立着“景区入口”四个白色大字,紧靠大棚的右边是一座红墙三层楼房,楼房前是一爿广场,广场上突兀地立着一高高的四方钢架。
(2016年,茶卡盐湖景色。)
导游买了票,分给我们,并告知如何参观后,任由我们鸟兽散了。进了景区大门,需坐小火车去景点,因入口处离盐湖中心的景点还有3.8公里的路程。涌进景区的游客很多,坐小火车的游客很多,小火车要等到游客购票后坐满才开。耐不住等待,只好步行前往。
沿着景区的小路向前走去,头顶的天灰灰地悬在高空,漫无边际,远处的山低低的环绕而立,高处白白地顶着雪帽,底端黑灰灰地连接着大地,脚下的路不宽,平淡无奇地伸向远方,路两边房屋稀疏,绿树稀疏,白花花大地铺满了盐土,丝毫看不到什么美丽。
(2016年,茶卡盐湖景色。)
走了好久,路终于到了尽头,尽头是一望无际的盐场。盐场里堆着许多大型盐雕群,如穆瑶洛桑玛女神像、盐帝制盐、西王母宝瓶等等,盐雕群如一道瑰丽的风景线,创造出了“最大户外盐雕艺术群认证”的世界纪录。穿梭在盐雕群间,细瞧端看,但见座座盐雕群宏大雄伟,底蕴深厚,形态逼真,令人留恋。据说,这些盐雕以盐湖原盐和卤水为原料,经过创新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迷人的艺术奇观,实现了天然盐晶和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

(2016年,茶卡盐湖景色。)
(2016年,在茶卡盐湖。)
看罢盐雕群,在块块盐池穿梭后,踏上小路,朝着湖中心走去。小路与小火车的铁路并行,笔直笔直,无穷无尽的伸向远方。路的旁边枝生出许多木板路,木板路直直伸向盐田内,行成了一个个观景台。
脚下的盐田如同沼泽,一滩滩浅浅的水泽,一片片湿漉漉的凸地,水泽浑噩不清,凸地无绿无奇。站在观景台的木条板上,扶栏远望:蓝蓝的天空里布飘着几丝淡淡的云儿,烈日当头,晴空万里。天际的尽头,横着一排灰灰的山峦,山峦起伏,犬牙交错。苍穹下,云儿密集,四海翻卷,形态各异,并变幻莫测地飘在山峦顶端。山脚下,茫茫大地一览无余,一直铺展的脚下,遥远处,似是而非的镶嵌着一汪水泊,水泊亮晶晶的,蒸腾着水汽,映着蓝蓝的天,那里就是盐湖的中心,人称的“天空之镜”。




(2016年,在茶卡盐湖。)
离开观景台,重新回到路上。路的旁边是小火车的铁路,石子奠基,枕木横陈,两条黑黢黢的铁轨直通通地通向远方。小火车好久才开一趟,空空的铁路铺在空空的原野上,颇有些诗情画意,因此引来不少游客拍照。
有看了两个光景台上的景色,瞧了下时间,在瞧瞧远方的路,明知要去湖中心是万不可能了,于是掉头而返。
(2016年,在茶卡盐湖。)
据说,天空之镜面积庞大,地势空旷平坦,平平的湖面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为天空梳洗打扮而准备的镜子。脚踩天空之镜拍照是极为美丽的,拍照时间为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可惜我们来的时间段不对,而且给活动的时间又短,错过了天空之境。
据说,这里还有夜空之镜。月明星稀,风轻云舒时,在湖区可以清晰地欣赏银河的浩瀚雄壮、流星的眩目诡异,以及湖面的反射使得星空与湖面融为一色,出现星空洒落湖面的奇景。
据说,在这里看日出日落,别有风味,彩云、朝阳或夕阳照映盐湖,会形成水天一色的画面。据说,这里还可看到雪山映湖,还有等等、等等美景。
(2016年,茶卡盐湖景色。)
错过了茶卡湖最美的景色,虽有点遗憾,但还是坦然。出来旅游,不可能看尽最美的景色,到此打卡,管中窥豹也是一种满足,何况这里也不是驰骋国内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坦然地走在返回的路上,边走边思:这里原本是劳动的场所,劳动者们用日积月累的汗水开采出了财富,劳动中他们并没有发觉这里的美。如今,被专家们的天才发现和渲染,这里便成了旅游的天堂,熙熙攘攘的人流早已冲淡了盐场所的功能和所饱含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