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新县县委书记陪着我们吃早饭。早饭后,领着我们参观了县里正在兴建的信阳干部学院。书记一边领着我们走,一边拿着话筒介绍,仿佛像个解说员,看着他风风火火的样子和不衰不竭的精神头,很是佩服和感动。
看完干部学院,别了县委书记,驱车来到许世友故居参观。

(2014年,许世友将军故居。)
许世友将军故居位于新县许家洼东头的半山坡上,五年前我曾来过这里,参观过将军的故居。那天下着丝丝小雨,我们沿着山坡迤逦而行,进故居浏览,到墓地拜谒,并聆听了不少将军耸人的传奇。今天再次来到将军故里,将军的故里又会是个什么模样呢?
(2010年,和单位同仁在许世友将军故里。)
以往,村头的公路边立着一个石牌坊。牌坊顶端正中立着一大两小的红色五角星,两个立柱顶端立着两个振翮欲飞的白色和平鸽,牌坊横梁上的“许世友将军故里”大字昭然若揭,夺目耀眼。如今,村头的公路上依然立着一座牌坊,牌坊阔了许多,白柱白梁,青瓦横陈,“许世友将军故里”一行金色大字镌刻在牌坊上端的红底匾额上,金字依然昭然若揭,夺目耀眼。村头的路儿宽了许多,路边业已林荫成行。
(2014年,许世友将军故里的石牌坊。)


(2014年,在许世友将军故里。)
如今,将军故里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村里建了景区,增添了很多设施。景区里建有广场,还建有小桥、回廊、石山、池水,将军的大理石雕塑英姿勃勃地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坳之中。景区使得村貌焕然一新,清新亮丽起来。过小桥,穿回廊,来到广场,瞻仰将军雕像后,沿着山路前往将军故居。
(2014年,许世友将军故里。)
许世友将军的故居坐落在半山坡上,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古朴的吞字大门青砖青瓦,条石门框,门前有一排石条台阶,门头上挂着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将军故居”的牌匾。
(2014年,许世友将军故居。)
拾阶而上,越门进屋。将军故居有房屋五间,前一后四,随山势梯次升高。入大门后,进入堂屋,屋内挂有将军的不少照片,摆放着织布机、纺车等生活用品,以及瞻仰将军故居的人们敬献的花篮。堂屋后的四间房屋为半地下式,从东到西,一间低于一间。东首第一间是将军的卧室,里面摆放着将军当年结婚时所用的老式木床和桌椅,后面的房屋分别是将军父母的住室和厨房。厨房的前墙上有个一米多高的洞穴。据说,战争年代时,将军回家探母,突遭反动民团100多人围捕。危急时刻,将军在此掏开一洞,并从洞口窜上房顶,逃出险境。如今,洞口被称为避匪洞。
(2014年,许世友将军故居。)
其实,将军的故居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既无高门,也不豪宅,更无狮踞龙盘、碑立匾悬。依山傍水,田绕路缠,晨听鸟鸣,暮闻蛙声,牵牛耕田,砍柴炊饭,再平常不过的农家农舍罢了。
走出将军故里,随着讲解员沿着山坡小道,蜿蜿蜒蜒地来到将军的墓地。
这个“下不为例”的将军墓地也建在半山腰上,石块墙弯弯地拱进山坡,辟出一爿空地,墓穴石块垒砌,圆圆的矮墙,圆圆的穴顶,墓穴前立着一个高高的石碑,石碑上端镌刻着八一红星,下边雕刻着“许世友同志之墓”几个遒劲大字。墓穴平台的下方,摆摞着一排高高的白色酒瓶。将军生前嗜酒,纷至沓来的祭奠者多以酒水来祭奠英灵。“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悠悠伴孝魂”。将军母亲的墓穴就在不远处,生为国尽忠,死为母尽孝,将军“忠国孝母”的情怀深受世人的爱戴和敬仰。
(2014年,许世友将军墓地。)
在将军的故里游走徘徊,睹物凭吊,思绪绵绵。将军一生出生入死,历经百战,跟着领袖转战南北,抗倭寇,败蒋军,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将军的战功和传奇早已彪炳史册,人赞人爱了。如今来这里,瞻仰祭奠,感悟受教,能否真正理解当年将军的理想、追求和奋斗呢?能否真正接过将军手中的火炬,继续传承下去呢?
离开许世友故居,县宣传部的同志还领着我们来到高敬亭将军故居参观。高敬亭将军故居很是简陋,一个小院,几间平房,室内也无杂物,游客也不多,很是冷清。
(2014年,高敬亭将军故居。)
高将军在我小时读《红旗飘飘》中就认识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后留下一个团坚守根据地,高将军就是当时留下来的负责人。红二十五军离开后,根据地形势恶化,反动势力猖獗。高敬亭领导着根据地的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红二十八军,巩固了根据地,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顽强地生存和斗争,并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2014年,在高敬亭将军故居。)
参观完故居,吃过午饭,挥手告别县宣传部的同志,驱车前往光山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