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th出生在不丹,几乎整个童年时期都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Bhutan——全球最与世隔绝的国家之一。最近的学校要步行2个小时,翻过陡峭的山峰,所以Prith只能在家学习。在他读中学时,他们全家搬到加尔各答,这时Banerjee才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他开始喜欢摆弄电子产品,在高中时,他以一个采用外部传感器在管道中测量水流的工具在一个国家级的科学交易会上赢得了最高奖项。
1976年,Prith进入印度技术学院,攻读电子工程专业。然后,他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多处理器计算机容错。在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Banerjee加入了急速发展的就业市场,得到了十余个工作邀请,包括贝尔实验室,IBM研究中心,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等。最后,他选择了留在学校,但是将研究方向转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并行算法。在之后8年中,他一直是一位全职教授。
1994年,Banerjee第一次尝试管理工作。当时,伊利诺伊大学是美国4个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之一。工程学院想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设立一个研究生课程。而前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Banerjee开始进行第三次的尝试。他开始游说学生和教师,在两年时间内有10个科系加入进来,100名研究生报名,并获得几百万的资金支持。
“我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学到,”他说,“如何自下而上获得支持,如果是自上而下,那么在学术界里,人们会讨厌它。”即使培育出共识,Banerjee还是会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介入并担负起责任。他对推动项目充满热情。事实上,“激情”通常是人们在描述Banerjee时所想到的第一个词。近年来,他说,在妻子的说服下,他已经在试图减少情绪冲动次数。“她认为我有时就是一个独裁者。”他笑着说。
Banerjee
于1996年离开伊利诺大学前往西北大学接受新的挑战。那时,西北大学在研究生工程学课程方面的排名很低,Banerjee回忆说,“它甚至不在我的关注范围里。但是本科学院很出色。”
作为一个新来者,他并没有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权利简单地进行全面调整。相反,他开始与教师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出了一项战略计划。“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做战略规划,”Banerjee说,“所以这不是胸有成竹的事情。”他了解到,西北大学的教授倾向于单独工作。“他们会离开,然后和一两个研究生一起工作,没有人会打扰他们。”对研究人员来说,自主权很重要,然而这种自主并未带来任何结果。于是,一个重要的想法产生了:为了产生影响力,系里应该做少量大型协作项目以替代大量独立的项目。Banerjee还开始从其他大学招募明星教员。
“那是一个有趣的时期,”他说。“我们有所有顶尖的人加入,我们得到了5个大型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拨款,并且我们的研究生工程学排名,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上升至第15和第16位。”(目前排名第21位。)
Banerjee直接参与了一个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项目——创建一个大大简化芯片设计的软件工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