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时代对话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

标签:
中国研究院惠普ps新时代刘伟美国hpit |
1988年,刚从南开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刘伟加入中国惠普,一干就是21年。他先后在中国惠普和美国惠普做过软件开发、产品设计、销售、研究及战略规划等不同工作。2007年底,刘伟成为惠普中国研究院的领导者。惠普实验室自1966年在美国成立以来已经诞生了上千种技术,成为推动惠普公司成长的科技灵感源泉,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全球IT产业的发展。虽然惠普中国研究院成立只有3年多的时间,但在刘伟的率领下,所有人都开足马力,基于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分析,研发着几年后可能影响世界的新技术。
PS:惠普中国研究院的规模和其他一些大公司的研发部门相比似乎小了点。
刘伟: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规模。实际上整个惠普公司有3万多名研发人员,但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真正搞研究(Research)的只有600多人。而这些人又被分到了全球23个实验室里,从事惠普实验室8个“影响未来的创新领域”的研究。我们中国研究院主要致力于互联网及多媒体内容管理领域的研究。
PS:你们与惠普其他的实验室开展合作吗?
刘伟:是的。我们现在做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就与美国和英国的惠普实验室进行着合作。此外,我们还与国内的多所高校有着深入合作。
PS:你不觉得搞科研工作很枯燥吗?
刘伟:一点也不(使劲摇头)。我反而觉得这是搞技术的人的乐趣所在。首先,我每天都能学到新的东西。另外,能和这些有活力又特聪明的年轻人一块做事、讨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非常有意思。
PS:说起技术,你怎么看待现在正炒得火热的云计算概念?
刘伟:IT将慢慢地以一种服务的形式来体现,“云”就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服务。惠普的云计算研究想要做到的是怎么能够知道需要服务的人就是你,知道你在干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服务。简单地说就是:了解你,然后为你量身定制各种各样的服务。
PS:请举个具体的例子。
刘伟:就拿你们做杂志来说吧,制作一本杂志需要编辑、排版、印刷、发行这样一系列流程。也许有人对杂志出版一窍不通,但是“云”能提供给他各种模板。他不用关心这些模板具体是谁提供的,只要付费购买模板就可以用来做杂志。然后把做好的杂志上传到“云”,后端的销售和消费者看到内容就可以开始销售和购买,而此时你的杂志也许还没有印刷出来,还可以继续改动或者按需发印。这种做事方法更灵活,而且还可以让非专业的人做出专业化的杂志。
PS:那我们以后就该失业了。
刘伟:那也不一定(笑)。
PS:顺便问一句,惠普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刘伟: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和服务的提供商。
http://gostats.cn/bin/count/a_731600/t_5/i_1/coun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