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东祥
国家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五月,随中国标准化代表团赴德国参加ISOTC114国际钟表标准化会议,近距离的与瑞士、日本等国家的专家接触,触发了对我国钟表工业发展的思考。
以瑞士为代表的高端钟表生产国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中档表生产国,他们的钟表产业都由强大的企业集团组成,形成了各自的技术领域、和而不同,长足发展、细分了市场、拓宽了钟表的市场空间。
众所周知,瑞士有完善的钟表工业配套体系,手表名牌多如过江之鲫。这些著名的公司不懈进行着发展各自的核心技术的努力,探索和创新手表的技术,为传统的机械钟表生产注入活力。新的钟表机构的设计、新的材料的应用、新的加工技术的发明和引入,创造了钟表的奇迹,为源远流长的品牌铭刻上时代的印记,呈现出众彩纷呈的特点。日本是以中档手表生产为特点的钟表生产大国,她没有瑞士那样悠久的制表技术的传承,但是把手表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完成了现代工业化生产对具有浓厚手工业生产特点的钟表工业的改造,形成了以精工、西铁城、卡西欧等为代表的表业集团,电子手表、机械手表的生产在世界钟表业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经济高度融合的时代,市场的竞争最终是技术的竞争。钟表工业以技术为依托,形成鲜明的技术分野。
充分的说明钟表技术的发展是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的成果。
我国钟表工业经过休生养息,走向了发展壮大的道路,许多技术已经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外观件的生产),一些高水平的钟表产品也受到了国际的关注,手表生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企业对于品牌的经营、对产品的质量重视无不标志着我国钟表工业的进步。近几年,机械手表正在进行着一次伟大的回归,机械手表受到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追捧,为我国钟表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创新的契机。
纵观国际机械钟表发展的历程,似曾相识燕归来。但是,现在的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亦非三十年前。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更多艺术元素的注入、新材料和新的加工技术的应用,使手表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蓦然回首,你会发现我们的机械表生产水平已经落后,“人不可能涉过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改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握住新的一次技术提升的机会,为中国钟表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技术基础。众所周知,培育一项技术需要有前瞻的眼光,需要符合企业的特点,需要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需要契而不舍地努力。日本在钟表生产技术工业化方面做得非常得成功。中国钟表企业几年来做了许多努力,在许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是,总体上来讲,我国的机械钟表工业还没有完成由三十年前的生产技术向现代的过渡。所以,我们在机心设计、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方面缺少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成为制约钟表技术的短板。中国钟表工业缺少大的企业集团,很多重大的研究项目不可能依靠一两家企业独立完成,例如机械手表的基础机心的设计和研制、手表用精密合金材料及其它金属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的改进、新生产技术的引入(如MEMS等)、生产装备研制等。应充分发挥我国制度的优势,由中国钟表协会给予引导和组织,企业通过合作开发,重视钟表工业基础的建设,逐步的在一些关乎我国钟表工业基础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