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低估的美国铁路表
铁路表在美国收藏界一直享有崇高地位,美国人喜欢称它为“伟大的美国铁路表”,如果你收藏怀表而不知铁路表,那一定会引来嘲笑。但是这个“伟大”的表价值却一直被低估,这是有识之士一致公认的。尽管少数较稀有品种已达4000美元,但从整体来看还大大低于其应有的价值,除在美国本地有些热闹,在欧洲一些大拍卖会中均无一席之地。金子总是要发光的,铁路表的价值总有一天会被大家认可的。
美国铁路表的背景
19世纪中叶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汽车尚未发明,铁路是主要交通工具。铁路线得到急剧扩张。当时,铁路上的计时工具——怀表还是由各个工作人员自备自理,于是一件严重事故发生了:1891年两辆火车相撞死亡6人,导致原因就是一个工作人员的表停了4分钟,然后又走了,而他没有觉察。铁路人员计时表的绝对准确可靠性被提上议题,于是成立了委员会,任命了手表检查专员,定期检查各员工怀表。但是近千条私人铁路线还是各自为政,各有各规定,各有各指定品牌。例如有的规定15钻以上,有的是17钻以上,直到1893年,才产生了被大部分铁路线接受的铁路表标准。
美国铁路表的标准
□ 开表尺寸16号 ( 43mm ) 或18号 ( 45mm ) ,主要便于读数;
□ 17钻以上,保证耐用性;
□ 5位校正,华氏34~100F校正,保证严酷条件下走时准确;
□ 双圆盘,钢质擒纵轮,保证耐用性和计时准确
□ 微调器,保证精确性;
□ 调时表冠在12字处;
□ 边拉杆调时,避免单一用表冠调时又上链造成误会;
□ 黑粗阿拉伯数字,白表盘,黑指针。一目了然,便于读数;
□ 1周误差小于30秒。
最后一条是所有条款中最严格的一条,超过了当今劳力士每天误差小于10秒的出厂检验标准。试想当年在拖着辫子的清朝南方官员回京复差,路上要走二三个月,美国人却在为一天误差少于5秒而奋斗。
上述这些标准已超过当时科学实验室中的计时要求。铁路表的诞生给手表工业带来巨大影响,大大推动了手表的计时质量,对往后全球手表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美国铁路表的价值
铁路表也很典型的反映了美国人的性格——实惠,和美国产品的特点——美观大方,坚固耐用。我常戏称铁路表应是劳力士的一个孪生兄弟,因为两者有相同的风格特点。收藏界里有一个不成文的看法,一个伟大的表厂应生产过陀飞轮,万年历和三问表,否则不能称为一流厂。而劳力士则三种表都不生产,只因计时准确而著称,即使在严酷条件下也依然耐用。很可惜有相同品质的铁路表却没有劳力士命好,1969年汉密尔顿生产了最后一只992B的铁路表,铁路表的历史就划上了一个句号。腕表的使用便利得到普遍认同,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终成历史潮流,绝对高品质的铁路怀表也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高贵的老绅士不得不低下了高昂的头。
为什么说铁路表值得收藏呢?除我们上述提到表的高质量被低估的价值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为这是一个定向发售的表种,其存世量不多,有保值作用,而且几乎所有的铁路表都是包金壳,没有什么珠钻装饰,最多增加一个动能储存器或可走60小时,没有什么大花样,故价位相对低廉,适合普罗大众收藏,有相当数量的收藏者,流通兑现都很容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