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钟表的传统强者,强者都不是天生,都是努力获得的。瑞士在石英风暴中损失惨重,众多老表厂关张,能够度过石英风暴完全是自助者天助的结果。
本人进行的专利实证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钟表和通信,在通信领域也算有小小的名气。首先介绍一点来自通信领域的见闻,中国移动位居世界500强中的77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企业。中移动第三把手鲁向东先生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每次听他讲述都有收获。参加中国移动第八次创新和发展论坛时听他讲到“模式”,感觉很受启发。他举了一个例子,通常讲棋如人生,但真正有丰富人生阅历的老者通常让8~10个子也下不过十多岁的专业棋童。原因就是因为专业的是打棋谱的,说白了就是遵循的是最成功的模式。“模式”这个理念对于中国钟表产业非常有借鉴意义。
如今中国成为了钟表制造的大国,但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模式能使中国成为钟表强国。中国钟表产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寻找成功的模式。这个成功的模式是如此鲜活的摆在面前,这就是瑞士和德国运营钟表的模式。
瑞士是钟表的传统强者,强者并不都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的。瑞士在石英风暴中损失惨重,众多老表厂关张,能够度过石英风暴完全是自助者天助的结果。欧米茄的中置陀飞轮(瑞士专利CH19940001424)
被钟表评论家认为是和芝柏三金桥(美国专利USD14919和USD336865)
并列的最好美学的陀飞轮设计。设计这件经典机械之作的设计师Grimm
Maurice经历了瑞士遭受石英冲击的整个过程,他曾回顾早期瑞士购买日本和美国的石英机心回来装配,渐渐的瑞士学会了如何制造石英表。现在不仅石英机心能够完全在瑞士制造,还可以出口手机的电子计时部件。这位老先生当初只懂机械不懂电子,为了应对形势的变化,专门在纳沙泰尔Neuchatel大学学习了10年的电子学,并在这之后设计出了厚度仅有2毫米的君皇Delirium石英表款。
德国钟表的模式对我国也非常有价值。钟表是一个极端讲求品牌的行业,装载同样水准打磨的ETA2892机心的表款,因为品牌的不同售价会相差数倍。德国钟表品牌在国内并不如瑞士品牌那样熟悉,可近年来不仅高端的格拉苏蒂和朗格品牌的产品在国内热销,就连建厂不过20多年,以前国内根本没有听说过的Nomos的简单两针手上条都能卖到国产陀飞轮的价格,国内销售者还趋之若鹜。对于消费者的这种选择不能单纯的以崇洋媚外定论,德国银、精细打磨、包豪斯简洁设计、特殊马皮表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我国钟表界在动辄年产数千万块后是时候认真思考如何满足消费者需要,上升到钟表生物链的顶端。总结分析德国钟表短时间内得到品牌认可的模式,非常有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