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的诗瓷情怀与大雅汝窑(茉莉讲古8)

(2018-08-31 11:41:25)
标签:

杂谈

分类: 茉莉讲古

摘要:超级诗人乾隆皇帝一生作诗4.3万余首,和宫廷瓷器有关的多吗?乾隆钟爱的汝窑起源是怎样的?文献有何记载?存世数量多少?时至今日为何人所藏、价值几何?茉莉结合自己对汝窑的收藏体会理解乾隆的诗瓷情怀、品鉴镌刻御题诗的汝瓷。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eYqBL6d

(北宋汝窑青釉盘 ,现藏台北故宫,镌刻乾隆御题诗:盘子径五寸,如规口面圆,出陶无髺恳,阅世独完全,冰裂纹隐约,铁钉迹属连,底心镌甲字,先得此同然。)

        乾隆皇帝是作诗能手,关于其一生作诗的数量,有学者统计为4.3万余首,不管乾隆诗作的水平怎样,至少可以说明他是一个勤奋的人。
        乾隆一生的诗作虽多,但其中与宫廷瓷器有关的,就数量较少了。据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带有乾隆御制诗的瓷器约有300件, 器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代之前的历代名窑瓷器,特别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另一类是乾隆本朝御制诗瓷器。《紫禁城》1998年第3期刊载的吕成龙先生《乾隆御制诗中的瓷器误定举例》一文谈到,乾隆皇帝一生做了大量的咏瓷诗,新中国成立前,郭宝昌统计为199首,其中咏柴窑4 首、定窑32首、官窑70首、汝窑7首、钧窑9首、哥窑22首、龙泉窑5首、宣德朝瓷器8首、成化瓷器2首、嘉靖瓷器l首、咏陶器15首、咏白瓷l首、咏宋瓷9首。
        乾隆皇帝对宫中所藏汝窑瓷器珍爱有加,在传世的多件汝窑器物底部都刻有乾隆皇帝的诗文。
       关于天青色汝瓷起源,坊间流传着一个有关宋徽宗的故事。一天晚上,宋徽宗梦到雨过天晴,远处天空的天青色景观十分迷人,醒后他要求瓷器的颜色应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工匠为了烧制出这样的瓷器,历尽千辛万苦,诸般实验均不成功,最后汝州工匠技高一筹,制造出了精美绝伦的青瓷,满足了宋徽宗的要求。从此,世上多了一种稀世珍宝——汝瓷,天青色釉也成为汝瓷的典型代表。然而好景不长,据学者考证,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 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 年),汝瓷的生产盛况仅仅维持了二十年。后因金兵入侵,北宋灭亡,汝窑工艺也因战乱由此失传。南宋周煇《清波杂志》中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的感叹,连南宋人都觉得北宋的汝窑非常难得。
       汝瓷以天青色为主,粉青、月白、豆绿为辅,天蓝色尤为难得。据宋代叶真的《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宋代五大名窑之说,源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所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因后人不知何种器物为柴窑,始有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称。其中汝窑雄冠五大名窑之首。陆游《老学庵笔记》也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明代《博物要览》记有“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燃汁中棕眼,隐若蟹爪”。汝瓷采用支钉支烧法,器物底部往往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高濂的《遵生八笺》记汝窑有“底有芝麻细小挣针”。汝窑瓷器多为素面,也有少量的刻花、镂雕等装饰技法,饰以花卉、龙纹等图案。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收录了一份绍兴二十一年(1151)宋高宗宠臣张俊向高宗进奉礼物的清单,其中就有汝窑器10种,有炉、瓶、奁、盏、洗等,共16件,与商周铜器一起供奉,可见其珍贵。民间也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之说。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k0PnCa4

(广东省博藏半件北宋汝窑瓷器,该盘两边是修补上去的。高3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9.1厘米。盘撇口,浅弧壁,坦底,圈足外撇。)

 根据目前已有资料的统计,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不足百件,而且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等。2015年,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汝瓷雅集》一书中,统计称“世界各地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传世汝窑瓷器”共有“90件”,并一一列出了序号和收藏单位。广东省博藏半件汝窑瓷器。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eYKru40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201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8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创出了当时汝窑拍卖的世界拍卖纪录,被香港收藏家刘銮雄所拍得。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直径 13.5 公分,釉料、色质俱佳,器形,罕作葵花六瓣,婉柔纤巧映玉色,实为难得一见之珍品。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kpz1U5a

(香港收藏家刘銮雄和夫人)

  这件天青釉葵花洗历经名家递藏,流传有序。它与大英博物馆所珍藏的汝窑洗为一对,1936年原收藏家将其中一件赠与大英博物馆,另一件则在一年后,出现在法国拍卖会场上。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英国知名中国古陶瓷收藏家艾弗瑞·克拉克夫人的藏品,1976年以前为东京茧山龙泉堂所藏,随后转入日本私人藏家之手。之后辗转经过多人之手,直到2012年才出现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场上。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ksOuS82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秋拍,“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亿9430万港元天价成交,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kMw24a0

(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对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爱不释手)

“此件汝官窑笔洗,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为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通器完美臻善,当属汝官瓷之范。逾九百载,历经千秋万代之珍爱细藏,此汝官窑笔洗方可保存得如此尽善完美。”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l59zVdf

(见山堂藏北宋汝窑天青釉莲瓣纹盘,虽残尤珍)

茉莉收藏多年的这件汝窑青釉盘,口径17.7厘米,足径8.2厘米,高3.1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平底,圈足外撇,满釉,裹足支烧,足内有五个小支钉痕,盘外侧凸起双层莲花瓣。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一说,其中的“花”即指莲花,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花朵。象征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还有“出淤泥而不染”之含义,莲瓣纹广为各类器物所采用。莲瓣纹起源于春秋时期,出现在各种青铜器上,盛于南北朝至宋。到了宋代,随着宋人审美情趣从唐代的肥硕转为清瘦俊秀。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leDfT35

(盘敞口,浅弧壁,平底,圈足外撇,满釉,裹足支烧,足内有五个小支钉痕,盘外侧凸起双层莲花瓣)

 这件汝窑盘造型古朴端庄,汁水莹润,天青近蓝。明代学者高濂曾在《燕闲清赏笺》中提及,“汝窑,余尝见之,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lpbcBa1

(天青近蓝,弥足珍贵)

象征着圣洁、美丽、优雅的莲瓣纹与饱满莹润的釉水、淡雅静谧的釉色相得益彰,兼具“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含蓄美和“恬澹肃远之意”的典雅美,又有“千峰碧波素色来”的温和美,也正是宋徽宗所向往的理想境界和宋代文人追求的雅正清幽审美意象。行文到此处,茉莉完全理解了乾隆皇帝作为收藏家在瓷器上镌刻诗文来表达内心的喜爱和珍视的诗瓷情怀,茉莉也有把这件珍藏多年的汝窑盘铭上姓氏、堂号的冲动。
         下面我们一起品鉴一件镌刻了乾隆御题诗的汝窑瓷器。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lyw5K04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这件宋代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此器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它应与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但见淡淡的天青釉色细润如堆脂,釉面遍布细碎片纹,韵味无穷,底部镌刻一首乾隆皇帝于戊戌夏时所作的御题:“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lXD1d3f

(见山堂藏北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承盘残件)

       大雅汝窑,浑然天成。
       
谨以此文向勤勉并践行了诗和远方的陶瓷鉴赏家乾隆皇帝致敬。

http://s1/large/001INUtOzy7nfXm8Sozc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