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即疏港----打破铁矿石谈判僵局的最有效手段

(2009-06-04 23:12:33)
标签:

财经

铁矿石

疏港

矿业集团

海运

天量

钢铁

钢企

铁矿石谈判

长协

2009年5月26日,力拓与新日铁达成粉矿降价32.95%、块矿降价44.47%的铁矿石长协谈判全球首发价格。28日起,韩国浦项制铁等东亚钢铁企业陆续跟进。代表中国谈判的中钢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日本达成的33%降幅可能是力拓与日本钢厂给中国挖的‘坑’”,“拒绝接受日本首发价,中方有压力,但卖方压力更大”,在一片议论纷纷当中沉默了四天后,5月31日,中钢协正式宣布拒绝接受这一价格。

 

博弈仍在继续,但人们不禁要问:在金融危机造就的买方市场之下,如何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仍然谈得如此艰苦?在全球首发价格出现之前,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争取主动,打破僵局呢?


早春之际,铁矿石天量输入中国

2008全年,日本进口铁矿石1.39亿吨,韩国进口4372万吨,欧盟共进口1.87亿吨。而今年一至四月,在“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冲击下,日本粗钢产量暴跌43.1%,韩国下降19.4%,欧盟则减产44.2%。照此推算,今年日本进口量将降至约8000万吨,韩国约4400万吨,欧盟约1亿吨。日韩与欧盟今年的总体进口量将在2.2亿吨左右,比2008年大幅减少约1.5亿吨

 

2009年,在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国当中,只有中国仍可维持去年的生产规模。据保守估计,今年中国的铁矿石全年进口量将达5.5亿吨,超过日韩欧盟的总和,占全球铁矿石消费量的比例超过60%!中国市场对必和必拓、力拓、巴西淡水河谷三大矿业公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可是,在铁矿石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日益清晰的形势下,由国际金融资本控制的三大矿业集团并未选择在长协谈判中大幅降价,而是选择了在现货市场上大量倾销,甚至利用海运费暴跌的机会自行出资把铁矿石搬运到中国。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季度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暴增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一至四月,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高达1.8846亿吨,比经济极度过热的去年同期还多出22.9%。其中,三月进口5208万吨,创下有进口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四月进口57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如果按照四月的数字持续下去,中国全年进口铁矿石总量将达到6.84亿吨,堪称天文数字。而2008年的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不过4.436亿吨。

 

由于开工并未达到满负荷的钢厂无法消化大量到港的铁矿石,造成国内铁矿石存量暴增。至五月底,国内十九家主要港口的铁矿石库存已突破7000万吨,再加上场外堆存1000万吨与钢厂3000万吨左右的库存量,国内铁矿石总库存达到了1.1亿吨之多,与日韩或欧盟的全年铁矿石用量相当


“借道”日韩,操控海运,施压中国

 

国际矿商的天量倾销一方面减少了其自身的库存压力,一方面又极大地吸引了中国国内的中小民营钢厂,使他们大量购买便宜的现货投入生产,从而搭上了中国基建投资计划的便车。与此同时,铁矿石的天量输往中国引发了完全依赖长协供应的日本与韩国的恐慌,成了矿商在长协谈判桌上非常有力的一张牌。

 

而“日本首发价”产生后,力拓与必和必拓开始收缩对中国市场的现货供应,同时大量期租干散货船,竭力拉抬海运费,以抬高中国市场上的现货价,并阻挠中国钢企与海运距离较长的巴西淡水河谷结盟。由于五六月是中国传统的钢材市场旺季,一旦矿商推高现货矿价格的企图得以“落实”,则全年实行的长协价格很可能按照旺季价格执行,对中国钢铁企业极为不利。

 

然而,有道是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国际矿业集团的这一整套操作虽然环环相扣,可谓一套精致的组合拳,却在局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负资产”----堆积在中国各大码头上的大量铁矿石。以目前国内钢厂的生产状况,庞大的铁矿石存量“三个月都用不完”。国际矿业集团的另一个重要的“负资产”就是在过去几年的大牛市当中急于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了大量高杠杆融资操作,以致在危机爆发之后负债累累,几至资不抵债。因此,只要在接下来的这两三个月里打破现货矿价格的上涨预期,就足以破解矿商精心布设的价格迷局。


立即疏港,清理门户

由此,笔者给有关部门的建议十分简单:立即组织国内各大铁矿石进口港,统一进行疏港,并在此期间暂停接卸铁矿石入境。

 

钢厂作为用户,囤积了低价矿石准备慢慢用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贸易商与矿商呢?囤货恐怕就只能用不希望这些现货在近期进入市场来解释了吧。另一方面,近期干散货船运费暴涨,波罗的海航运指数升至年内新高,最主要的原因也来自运输铁矿石的货轮排队待卸造成的压船费用。可以说,那些堆在码头上的铁矿石同时起到了控制实际供应量与拉抬海运费的双重作用。而一旦它们被迫在短期内进入市场,铁矿石现货价格与海运价格都势必大跌,国际矿业集团的图谋也就不攻自破。

 

至于在疏港期间暂停接卸铁矿石入境,则是与前段时间矿商把铁矿石天量输入中国“对称”的非常规打法----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国际金融市场上势必将其理解为矿业集团的做法已经触怒了中国,双方的矛盾空前激化。以中国市场在全世界不下三分之二的分量,仅仅这样的消息传出就足以导致作为上市公司的矿商股价大跌,原本就已绷得很紧的资金链发生严重问题。到那时,他们除了放下身段求着中国重新开放进口,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反正,以三大矿的负债状况,赌放弃中国市场这口气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则,商场如战场,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是一切。实施这一步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国内铁矿石存量尚高,保障钢厂维持两个月生产也无问题。作为预防万一的最后手段,以库存的外矿搭配国产铁矿石年内生产也可基本维持。而国际矿商却要面临季报压力,一旦评级由于业绩不佳而下调,甚至连最基本的资金周转都可能出问题。而一旦迁延时日,堆积的铁矿石存量被逐步消化,现货价格逐步被拔高,那可就完全进入国际矿商的步调了。

 

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这些道理,中国人早在板门店谈判时就懂了。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在商场上也同样适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