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朵觉沃转山 - 爷爷和奶奶的钱箱

标签:
转山日记尕朵觉沃转山 |
分类: 周游天下 |
第二天醒来时状态好了很多,除了头痛,其他都已无妨。
尕玛弟弟无法陪我们进山,因为他的表哥大婚,在藏区结婚是件很大的事情,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从各个牧区赶来。尕玛的妈妈已经为此忙活了两天了,尕玛要整天的陪着他的表哥,可我们进山的时间也没有办法往后推,这可把尕玛急坏了,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我们自己可以走出来,但尕玛还是坚持不能让我们自己进山。
“有好几个岔路的,不熟悉的话谁知道你们会跑到哪里去呢?”
对山里不熟悉的我们听到尕玛这么说,也不再言语了。阿妈烧了奶茶给我们喝,虽然高反的感觉不是那么明显了,但还是怕胃口受不了那酥油的味道,只喝些开水再撕些焙子饼来吃,少些油味同时又让胃不至于空着。头微微有些痛,吃完饼子后嚼一片去痛片就可以了,在山里海拔高头痛是难免的,多数情况下早晚各一片去痛片就解决问题了。
八点多时,尕玛兴奋的跑回来了,他领来了他姨妈家的弟弟,也把自己的弟弟从床上给揪了起来,说终于可以了,让这两个小家伙陪你们进山,即认路又懂藏语和汉语,肯定没问题了。我和小卢也不好多言语,两个小家伙大概十三四的样子,满脸的稚气,简单的整理了一个背包,就跟随我们进山了。
尕玛开车把我们送到山脚下的尕朵村,我们转山的起点。我拿出防晒霜给他们每个人涂了一个大花脸,跟尕玛道别后就上路了。扎朵镇的海拔大概在4000米左右,尕朵村的海拔还稍高一些。村落散落在大山脚下,远远的山峰是突兀的大块岩石,红红的山体配上尚未融化的冰雪,更加靓丽挺拔。
刚刚一上路,河谷里便横躺着一具山羊的白骨,除了脚和蹄子外,其他部位都已被啃的精光,小弟说这是前天夜里刚刚被狼吃掉的,你看骨头上还有血迹呢。我问他山里狼多吗?他说多倒是不多了,但总还是有的,有时还有熊呢!说完小哥俩顽皮的笑了起来,不知是真的还是故意在吓唬我们。
小哥俩年龄虽小,但走起山路来却像雪豹一样轻巧迅速,很快就把我撇在了后面。沿着溪水爬了一个多小时候,弟弟指着旁边的巨大岩体说这里是奶奶的钱箱,上面被泼了酥油,酥油上黏着扣子,宝石及零钱,藏民转山时喜欢在垭口前找一巨大的石块,泼上酥油后就把随身携带的信物黏贴在上面,代表自己在这里陪着圣山,也是一种赎罪的方式。在奶奶的钱箱前,大家又一起搭了石头房子,以便来生我们的游魂有去处。
继续前行,植被越来越少,脚下更多的是崩塌的碎石。慢慢的我们追上了两位转山的阿玛,她们来自玉树,来这里朝拜她们的保护神尕朵觉沃,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
天空阳光强烈,脚下已全部是崩塌下来的碎石,完全没有了植被了,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了。山谷的上方显出了一巨大的山体,小的弟弟说那是爷爷,旁边可以看到奶奶,等下我们就可以到了爷爷的钱箱了,但大的弟弟说那是奶奶的钱箱,前面看到的是爷爷的钱箱。我们搞不懂哪个是爷爷哪个是奶奶的钱箱,也没有办法搞懂哪座山是爷爷那座山是奶奶。
停下来大口的喘着粗气,小弟从口袋里摸出小的药袋,数了几粒让我吞服下去,我问他是什么,他说是保命的,马上要冲击垭口了,你必须得吞下去。吞了后他说是做活佛的舅舅给他的,每次转山时冲击垭口前都要吃的。他既然这么说,那么垭口应该在不远的前方了,果然没多久前面出现了经幡镇,根据经验那里应该是垭口了,转山路上垭口都是有巨大的经幡镇,每个转山的信徒都会为家人在垭口悬挂上经幡为家人祈福。
太阳原来越强烈,小弟也开始拄着拐杖开始喘粗气了,好在经幡镇不是很远,虽然有些疲惫但想到前面的垭口还是有些小兴奋的。很快一行人就爬到了经幡镇,但这里并不是垭口,只是一个巨大的石洞,小弟让我们卸下巨大的登山包从石洞里面钻过去,然后再用手指蘸了石壁上的水用舌头舔了吃下去。说这样可以卸掉你今生之前的罪恶,重新做人了,这石壁上流淌的是圣水,可以洗净你的心灵和肠胃的。
问他垭口在哪里?小弟回答说还在前面,那一刻,我和小卢一屁股坐地上彻底的崩溃了,一动也不想动了,小弟们则开心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