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4月23日 | 体验“如履薄冰”
今天云淡风轻,阳光也不强烈,在这种好天气里我们取得了9小时14公里的好成绩。
这天的强度比前两天要大,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我们除了要艰难地跨越一个接一个的大大小小的冰裂缝外,还会碰到一些很薄的浮冰,这些薄冰只要轻轻用雪杖都能捅破掉,碰到这样的薄冰,所有队员都战战兢兢的,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掉进浩瀚的北冰洋里。向导一路上指导我们如何识别薄冰,他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只要一发现稍透明的冰面,他就会先用雪杖试探,如果安全就招手让后面的队员跟上跨越过去。向导身上还备有救生绳,随时警惕着,以防万一有人落水。这次到北极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如履薄冰”!
体验“如履薄冰”
.
奋力拉着雪橇前行
.
这样又是技巧、又是体能的一番行走后,队员们体能消耗相当大,途中会不时地停下休息,喝水、吃巧克力以补充体力。休息时,一位美国队员掏出随身携带的口琴吹奏,大家都会静静地听着空旷无垠的冰雪天堂里响起的天籁之音。说到这里,实在不得不佩服外国队友浪漫和充满情趣的天性。
对于极点徒步来说,队员们每天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扎营了。当向导一声令下告诉大家:“今天就在这里扎营了。”这意味着我们劳累一天终于可以待在帐篷里喝点热水和咖啡,取取暖了。我们会迫不及待地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就把营地搭起来,然后烧水的烧水,做饭的做饭,大家一起享受着极地的别样生活。
按照GPS定位,就目前的徒步距离来看,差不多已经完成1/3的路程了,如果运气好,浮冰不是反方向漂移的话,预计五天后我们就可以到达北极点了。
4月24日 | 大风将我们吹远2.5公里
出发时天气还不错,才一会儿的功夫天气就变了,气温骤降,呼出的热气在风镜上、面罩上结成霜,衣服上也布满了冰霜,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笨拙的雪人,在冰天雪地里一点点向北挪动。10个小时,前进了16公里。
行走中看不到很远,周围总有起伏的冰丘遮挡住视线,更要提心吊胆警惕脚下随时出现的冰裂缝。冰面起伏不平,摔跤是很常见的,队员摔,领队也摔。我们几个人一路上经常摔成各种形状和冰面亲密接触,有时也会掉进松软的雪洞。连续的几个跟头我的滑雪板都摔坏了,还好领队带着备用的。有时要过一个大冰波,冰坎,因为雪橇太重,拖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觉得肩膀一轻,回头看是后面的队员在帮忙推,当前面的队员遇到问题时,我也及时伸出援手。如果没有队员之间的互相协助,真的很难想象该怎么样才能到达极点。
队员相互协助攀越冰丘
.
走的过程中没时间看表,一走起来就忘记时间了,偶尔停下来几分钟就抓紧吃巧克力补充体力。好在极地的太阳不会下落,早上影子在左边,一直走到影子转到身体右侧时就知道已经是下午,依照影子的方向就可以简单地判断出扎营休息的时间了。出发这几天没有见过别的生物,不过领队片刻不离身的猎枪提醒着所有的队员潜在的危险——北极熊。
扎营时突然刮起大风,早晨醒来,看看GPS显示的数据,发现一晚上我们被吹远了2.5公里,这是在北极探险中经常遇到的麻烦,所以领队通知我们今天必须增加路程。
金飞豹
奔跑世界、攀登巅峰、探险传奇、快意人生、励志梦想!
著名探险家,世界上第11个,同时也是全球用时最短(18个月24天)完成“7 2”(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的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过七大洲最高峰和跑遍七大洲马拉松的人。
著有豹走天涯系列丛书:《梦想启程》《极限挑战》《巅峰见证》《绝地撒哈拉》《1945美国老兵 昆明印象》
欢迎关注:金飞豹
微信号:jinfeibao8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