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班都拉广场司雷宝塔波特涛塔黄金屋缅甸自由行25 |
分类: 旅游 |
乘夜车从毛淡棉再次回到仰光时身心俱以疲惫,也许和近一个月的长途旅行有关。一个糊涂的司机用了一小时把我送到离汽车站并不远的Three
season hotel时,那里客满了。好在我找到了只隔一条街的Ocean pearl
inn,这个客栈门前的街道就叫波特涛塔路,而在古老的波特涛塔可藏着神秘的黄金屋呀!
昨晚当开往仰光的大巴开出去很久时我还在想着从旅舍送我到汽车站的三轮车夫,当时我在旅舍拿了行李,招呼来在路对面等了大半天也没生意的三轮车。那个瘦小的男人费力的把我拉到汽车站,上坡时他还要下来推着车,但他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我下来减轻些重量。坐在车上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竟有些酸楚——
在仰光的客栈竟一觉睡到了中午。看外面下着大雨,心想那就在雨中去逛逛仰光的市中心吧,况且那里还有著名的司雷宝塔。
司雷宝塔坐落在仰光的市中心,这座高46米,塔基为八边形的金塔,始建于2000多年前,据说是为了保存来自印度的佛陀圣物。塔即是环岛,四条道路通向四方,仰光城由此展开,其中的一条正对着仰光河。围绕着塔的四周面向街道缅甸商人经营着各自的生意,而朝塔的人即在商贩的吆喝声中沿着四个方向的入口拾级而上。因为在市中心繁华之处,因为它的古老,或者还因为它的灵验,即便在雨中来朝塔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有意思的是来这里的人不仅仅是礼拜和祈祷,有读书读报的,还有年轻人谈恋爱,甚至我还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在一尊佛像下认真的研究他的合同。
和司雷宝塔一路之隔的缅甸中心公园(也称玛哈班都拉广场)中央高耸着缅甸独立纪念碑,这是为了纪念缅英战争中的缅甸英雄班都拉。站在漂亮的公园中还可看到一红一白两个耀眼的建筑,红色英伦风格的建筑建于20世纪初,听说是缅甸迁都前的高等法院所在地。而白色英缅混合风格的建筑建于20世纪中叶,是仰光的市政厅。
司雷宝塔的南入口正对着仰光河一个繁忙的客运码头,那里商贩云集,上下船的旅客川流不息。我不知道仰光河的上游是哪条河或江,但仰光这个地方就是伊洛瓦底江的三角洲,是个冲积平原。那么它的上游是伊洛瓦底江吗?下游不用说自然是注入安达曼海了。
在仰光时断时续的雨中沿着仰光河向东,到达不足两公里远的波特涛塔时,我早已累得气喘吁吁。可拜访和司雷宝塔同样古老的波特涛塔的兴致竟未曾减弱。想来人就是个奇怪的动物,哭哭啼啼来到世上却大多能平静的离开;往往拖着疲惫的身躯只是为了看看自己未必知晓的所谓奇景奇物,然后宣称我来过,好像我既如此!
波特涛塔又称千佛塔,传说两千年前从印度来护送圣物的众多僧人曾陪葬圣物于此。波特涛塔虽因各种原因历次修缮,但佛陀的圣物却一直保存完好,至今仍在塔内黄金屋中供信徒膜拜。这座外观并不算起眼的佛塔,里面的黄金屋却足以让见者称奇。那是一处三五人聚集即显拥挤的密室,墙面地面天花确是全金打造,而精致柔美的图案使人震撼,藏有圣物之处更是在满眼金黄中堆满了各种奇珍异宝。因是此等奇妙之地,所以尽管在雨中来这里礼拜的信徒和参观的游客仍是蜂拥而至也就不足为奇了。
雨时大时小,但根本没有停,尽管傍晚时远处的天际已是晴空万里,祥云如山。波特涛塔的南门局仰光河不过几十米,东门也不足百米,因此在仰光的雨中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越来越四方的脚步再次来到仰光河边看繁忙的码头,看波特涛塔,看细雨中在河边踢球的孩子们——
司雷宝塔
中心花园(玛哈班都拉广场)
波特涛塔
波特涛塔中的黄金屋
仰光河边
前一篇:【毛淡棉】世界上最大的卧佛
后一篇:【仰光】从佛塔到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