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2013-10-05 15:06:16)
标签:

伊洛瓦底江

母亲河

原生态

污染

缅甸自由行15

分类: 旅游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缅甸北部是高山,东部是掸邦高原,西部有若开山脉,南面是安达曼海,因此我想缅甸可不可以看做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的大山坳呢?在这个巨大的山坳中间从南到北流淌着一条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终于安达曼海的河流——伊洛瓦底江,他是缅甸母亲河。据说,五千年前,伊洛瓦底流域既有人类居住。数千年来缅甸的繁盛和富庶几乎都集中在大江两岸……

 

来缅甸旅行,观佛塔、坐火车、乘江船几乎是每个游客必选的项目。因此当我从卡莎南下时也就自然的选择了乘船走伊洛瓦底江。

 

一宿没有睡好,因为我在我的斗室一直在和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爬虫战斗,尽管我反复用专用的防虫药阻断他们前进的路线并不时用手将他们赶跑,但无济于事。他们好像认路,在我的包上哪里被赶下来,它们还会再爬回来。

 

早上四点多,天还没亮,我实在不能再忍受那些可恶的小虫子,于是背上包来到街上。码头上没有几个人,我们的船开着灯,电视录像播放着佛经、并通过音箱嘹亮的传到小镇上,似乎在告诉人们:要开船了。一路之隔的寺院也亮起了灯,不知里面传出的是小和尚的读书声还是诵经声(在缅甸一些寺院又是孩子们学习文化的地方)。

 

五点,到了开船的时间,可小船上连五分之一的乘客也没有,我有些担心这船还走不走了。一个船长模样的人在岸上和另一个人嘀咕了好一会,像是再讲价,然后开始往船上装一个个大竹筐。竹筐装得满满的,不知里面是什么东西,上面用编织袋封严后缝在竹筐上,然后用油漆编了号。搬运工吃力地扛着竹筐走过跳板、顺着船舷把货物码放在船舱的通道上。几十件货物装完后,我们开船了。

 

所谓快船,其实就是小机动船,大概可以做到五六十人的样子,没有甲板,人不可以走动。也许不以运送货物为主,而乘客上下比较快捷,基本不用停靠在中途的码头,所以走起来据说比大货轮要快一倍左右。当然对游客而言,赏景和拍照要麻烦多了,尤其对我这样惧水的旱鸭子,当船开起来时我会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

 

我们的船慢慢驶入江心,顺流而下。左岸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右岸小镇卡莎渐渐远去,江面上蒸腾起了淡淡的雾,在朦胧的雾气中,小镇若隐若现,如幻境般。

 

渐渐地我被伊洛瓦底江吸引了,江两岸人为雕琢的痕迹很淡,荡漾着十足的原生态气息,我不知道该用贫穷落后还是世外桃源来形容她,但我知道一些有钱人所祈望的找个地方盖上一所大房子,安安静静的住上一段时间指的就该是这般地域。

 

遗憾的是,江水已被污染了,有些地方还很严重,江水已不再碧绿,也不是混合着泥土的黄,而变得混沌了,像泡沫般的漂浮物时常会大片的充斥在江道上。就像我在卡莎所见到的,人们把全部生活垃圾倾入江中,然后再从里面提取生活用水,这或者是几千年来江岸人们的生活习惯,然而如今人多了,游客多了,显然江水已无力消化掉这些生活垃圾。

 

我的旁边坐着祖孙三代一家人,开船不久,他们即开始用餐,我看到餐前洗手,餐后洗碗的水全部来自江中,同时餐中、餐后的剩余物品极其自然的被抛到了江中。他们带来的纯净水只是给几岁的小孩子喝,其他人则用个瓶子直接取江水饮用,船上的其他缅甸人也大致如此。

 

沿途有许多村庄,当快要经过时,我们的船总会拉响汽笛,然后停靠在小码头上。有趣的是,满员时,她便不再主动停靠,而是一条条小机动船追赶着为其送乘客。江中不时会有小岛,岛上人出行的唯一方式就是乘船,而从卡莎驶往瓦城的快船每天只此一艘。

 

另一道风景是船要靠岸时齐整整站在水边等候叫卖食品的小贩,他们会快速登上船叫卖一圈后再快速离开。中午,我正想知道那些没带食物的乘客如何解决午饭问题时,我们停在了一片开阔的水域,岸边像是一个镇子,码头上还停靠着几艘大船。这时一条小船快速靠在了我们的船边,我歪头一看,哈哈,船上装满了午餐。几乎同时,姐弟两个便忙开了他们的生意,弟弟收钱同时传递饭菜,姐姐坐在船上麻利的配着一分分快餐。

 

就这样,在两岸村庄、绿树、佛塔的簇拥下,我们的“快船”走走停停,船客上上下下。在缅甸的母亲河上漂了一整天后,终于在日落时分到达了瓦城——曼德勒。

 

船下挤满了接客的人,一个小伙子大老远就锁定了我,他几乎是从人群中冲过来要帮我拿行李,拒绝后我问他:“汽车站还有去蒲甘的车吗?”小伙子说:“先生,有,有,但要快点赶到那。”

 

四十分钟后,小伙子把我从曼德勒码头送到了汽车站,可他熟悉的班车已经走了。小伙子安慰我说:“不用急,我带你去另一家公司。”太幸运了,晚八点半,我搞到了一张十点去蒲甘的车票。售票员告诉我这应该是今晚最后一张去蒲甘的车票了。

 

在候车室等车时,急匆匆跑进来两个姑娘,他们看我在写东西,惊讶的说:“您是中国人!”我微笑着看着她们:“你们从哪里来?”“仰光,这下我们有导游了。”姑娘们乐呵呵的说。

 

九点半,登上开往蒲甘的大巴,我惊讶了,差不多一半中国人。在缅甸曼德勒的夜晚,我们十几个中国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起向蒲甘奔去……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卡莎-曼德勒】在缅甸的母亲河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