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达: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旗帜——托林寺(西藏新疆自驾游之十九)

标签:
扎达后弘期佛教托林寺象泉河益西沃 |
分类: 旅游 |
佛教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汉地的文成公主传入藏地后,在松赞干布等藏王的护持下得以兴盛200余年,这一时期的藏传佛教被史学家们称为“前弘期”。然而两百余年后,末代赞普朗达玛却将藏地佛教毁灭殆尽,史称“朗达玛灭佛”。巧合的是,强大的吐蕃王朝也随之崩溃了。其后近百年间,西藏进入战乱,藏人的信仰又重归本教。
逃亡到阿里的吐蕃王室后裔在西藏更加高远之处逐步建立古格王朝,至十世纪末(公元996年),古格第二代国王益西沃在古格中心地区仿桑耶寺建托林寺(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建成后,又请印度佛教大师阿底峡前来弘法。渐渐地,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史称“后弘期”),一度托林寺成为了藏地佛教中心。托林寺始奉红教,后尊白教,再归黄教班禅,最后成为黄教达赖一派色拉寺的属寺,够热闹的吧。托林寺曾在阿里地区辉煌无限,有属寺20余座,不知当下如何?
扎达是古格王朝的心脏,在扎达的几日中我有幸两次步入这座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寺院。只可惜这座寺院在另一次灭法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宏大的规模只有去体会了。
如今扎达县城所在的地方就叫托林镇,发源于神山圣湖地区的象泉河在镇子最北侧一个深深的土槽中向西静静地流过,水量不大。许多树木在河床上茁壮的生长,甚至扎达的蔬菜大棚都建在了河床上,那里或者是这一带最绿的地方了。
托林寺即在土槽的南侧,河北人援建的托林公园占了一些庙产(另一些庙产像内地一样已经变成了百姓的民居),但显然这里已经是托林镇人的露天活动中心了。几百米长的转经路蜿蜒在寺院与河谷之间,一些路段紧贴着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土槽南边缘。这几百米几乎就是托林寺的宽度,也几乎就是托林镇的宽度了。
我在转经路上散步,不时拍几张照片留念。一侧是象泉河谷,一侧是托林寺殿宇。就像流动的象泉河水一样,汹涌澎湃已是久远之事,托林寺的辉煌也早已成为过去。路边108座(有些已毁坏)小佛塔展示着有些凄凉的美,传说每座佛塔下都埋藏着珍宝,而寺院周边象征四大金刚充满着无限张力的四座佛塔也仅余东北角的一座。偶尔,还会见到老人口中念念有词的在那里虔诚转经。
好在,寺内大殿中的佛像足够震撼,会使人心生顶礼膜拜之情,墙壁上须用手电才可看清的宋元壁画也足够精美。寺内几个红袍喇嘛每日功课之余接待着为数不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当我走出托林寺大门走上公路边一个土坡想拍张寺院的照片时却发现我站在了人家的房顶上,一个老人家慢慢从屋内走出来,站在院子里笑着和我还打招呼,弄得我好不自在……
寂静的午夜,写完博文点上支烟,推开书房的窗,看到满天的星斗。似乎地球还转着,或者几小时后天还会亮吧?我想。
和土林浑然一体的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