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湖——玛旁雍错 鬼湖——拉昂错(西藏新疆自驾游之十六)

标签:
玛旁雍错拉昂错阿里佛祖终极心愿 |
分类: 旅游 |
玛旁雍错:玛旁雍错位居西藏三大神湖之首,藏语意为“不可战胜的湖泊”,海拔4588米。被佛教、印度教、耆教、本教誉为圣湖。因在两山两湖(冈仁波齐雪山、纳木那尼雪山、玛旁雍错、拉昂错)有四条河流马泉河、孔雀河、象泉河、狮泉河分别流向东南西北世界四个方向,故玛旁雍错还有万河之母的尊号。玛旁雍错是中国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传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西天瑶池即指此湖。(百度)
一列小山丘上有一条蜿蜒的公路,路的两头连接着219国道上的普兰县霍尔乡和普兰县城,公路的一侧是圣湖玛旁雍错,另一侧则是人称鬼湖的拉昂错。
拉昂错: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海拔4574米,与圣湖仅一路之隔。因其为咸水湖,人畜皆不能饮,且岸边植物很少。不知鬼湖之名是否即由此而来。(百度)
早上从边陲小城简陋的宾馆醒来,简单吃过早餐,上车后,我又开始迷迷糊糊的睡起来。随着老师的一脚刹车,我睁开眼,问:“这是哪里?怎么灰蒙蒙的?”原来我们已离开了公路停在鬼湖拉昂错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天阴沉着,下着小雨,气温很低。这时的鬼湖可不像昨天傍晚见到的样子,还真有些恐怖呢。回头看亮丽的纳木那尼雪山也不见了踪影。我们紧闭着车窗,缩在车内,盼着阴冷的雨快点停下来。
一小时后,雨小了些,但鬼湖上方依然阴云密布,索性我们开着车在鬼湖旁开阔之处转了起来。阴雨中,鬼湖旁诺大的地方,除了我们的一部车,四个人再无喘息之物,想来也可附庸成一种意境吧。
雨完全停了时,我们下车走到湖边,居然湖水还波浪滔滔呢。又过了一会儿,我们被冻的有些瑟瑟发抖,鬼湖的上方浓密的阴云依然不肯散开,而东偏北方向一公里外圣湖上方却早已云开雾散阳光明媚了,这种强烈的对比是否有某种预示呢?我们说不清楚,不妨就当成佛祖给我们特别的恩赐吧。那么还等什么呢,去圣湖……
果然,圣湖已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亮晶晶养眼的蓝,湖边的纳木纳尼雪山也露出了圣颜。只是这里的风似乎比鬼湖大多了,因此虽阳光明媚但寒冷并未褪去。
其实,昨日傍晚当我看到圣湖的那一刻心灵的震颤即源自于眼前的不可思议、不可想象,当然,对于我应该还有宗教的情结。一池湛蓝的湖水漂浮在阿里、漂浮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而她竟然是万河之母。两列山脉相隔百公里几乎平行的守护在两旁(一列是喜马拉雅山脉,可看到海拔7600多米的那木纳尼雪山;另一列是冈底斯山脉,上面有大地中心海拔6600多米的冈仁波齐雪山。)那一刻似乎比起在亚丁的洛绒牛场同时仰视三座神奇的雪山以及刚离开不久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给我的震撼更强烈。
不久风停了,更加充足的阳光照耀在圣湖上,照耀在我们身上,气温陡升10度以上达到了16度。我们的兴致也愈发浓了起来。太难以想象了,历经艰辛,一路在佛祖的佑护下我们到达了青藏高原的最高处——阿里。此时的圣湖旁仍是只有我们一部车、四个人。
已是正午时分,圣湖上方大片的蓝,仅有些淡淡的云雾,而环绕着圣湖和起伏的山连在一起的竟是连绵不断的祥云。我们的脚下直至湖边又满是肥美的牧草。和另外两个神湖一样,藏人时常会赶着他们的牛羊在玛旁雍错边放牧,我想饮着圣湖水的牛羊也该异常的肥壮吧。
选了块平整的草地,摆好桌椅,放上食品,冲上咖啡,我们四人得意地坐在圣湖旁,边用着午餐,边享受着高原的阳光。我们甚至盼望着能有其他的游客来到圣湖旁和我们一起分享此时的一切……
老秦依旧在发着他的微博。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说道:“你们可以用手机给家里发现在的图片呀。”好主意,于是我们分别拿起手机拍下了眼前的这一幕,在第一时间把照片发给了家人和挚友,让大家来分享我们旅途中的乐趣和神圣。
当太阳变得已不再那么耀眼时,好几个小时过去了。从昨天到今天,不同的时间内圣湖带给了我们不同的色彩相同的神圣。我们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走向另一个殊胜之地——大地中心冈仁波齐,去完成我们此行的终极心愿——转神山。
圣湖玛旁雍错